侯景帳中聽到梁軍大敗的消息,憤然一拳擊到案上。
“萬沒想到,梁軍竟是如此不堪一擊......”
沉臉轉向王偉:“依你之見,如今這步棋該如何走?梁軍這一敗,可還會與我等同盟?”
王偉舒了一口長氣:
“主公勿擾,勝負乃兵家常事,既然梁主與高澄已然決裂,覆水難收又何須擔心。
為今之計,當讓梁主明白我等的價值。
主公,前段時間高澄誅殺元氏一族幾十人,不如利用此事,說動梁帝扶持一名元氏族人稱帝。
以正朔之名拉攏北地不服高澄者,亦使梁主覺得,我們有討伐高澄的決心,梁帝若欲製衡河北,自然倚重主公。”
侯景頷首,忙道:“那你速去往建康,代我向梁主上書。”
“諾!”
沉吟片刻,王偉又沉聲說道:“主公,如今梁軍潰敗,若是譙城久攻不下,應當速速西撤,屬下隻怕,到時候高嶽會領兵來攻。”
“這個我知道!”
晉陽城門甫開,函使便縱馬馳入,掠過街巷一麵策馬,一麵振臂高呼:“寒山大捷!大都督破梁軍十萬!寒山大捷!大都督破梁軍十萬......”
“這是打勝仗了呀?”
“看來剿滅侯景那叛賊,指日可待呀......”
德陽殿內宮人們正往熏籠裡添加新的炭火,高澄正坐快速閱過捷報,一時之間喜不自勝。
“哈哈哈哈......好,好一個慕容紹宗,終叫我得了大勝,天不負我,勢不負我!”
說罷看向陳元康:“陳元康,此次大捷,你居一功啊!”
“全賴將軍知人善用!”
高澄將文書擱置一旁,起身近到陳元康,在他肩頭重重一拍:“若非卿薦,我本不敢用紹宗,待他破了侯景,我自當重賞你!”
隨後負手踱了幾步,繼續說道:
“說來倒是出乎我的意料,沒曾想此戰贏得如此輕鬆......早先聽說梁國派了羊侃為將,我還著實擔憂過。
想當年爾朱氏十萬大軍,加上父親後續增援,羊侃都能殺出重重圍困投奔梁國,足見其勇猛善戰。
蕭衍放著這等名將不為主帥,反倒讓從未領兵的蕭淵明掌軍,又豈有不敗之理?
也不知羊侃作何感想?當初不惜拒北地高官厚祿,也要南歸,竟是被如此埋沒!若叫我得此忠良勇將,該是何等幸事!”
“大將軍麾下猛將如雲,又何必牽掛區區一南人?”
高澄搖頭淺笑:“他當初南歸,就如可朱渾元東毅然東投父親一般,我隻感慨蕭衍到底隻會任人唯親,白白辜負了這等良將,當真老邁昏聵。倒叫我心生一計!”
陳元康疑問:“大將軍心生何計?”
高澄眸色微挑:“蕭衍幾番‘出家’,但終究難斷俗世親情......此次俘獲的蕭淵明,或大有用處!”
“莫非......要行反間計?!”陳元康恍然大悟。
高澄會心一笑:
“當年蕭讚因身世怨恨蕭衍,北逃到洛陽,死後蕭衍不惜遣人掘其遺骨南歸安葬,可見其執念之深。
若此次以蕭淵明為籌碼與梁國交涉,那侯景豈不就是棄子一個?”
陳元康豎起大拇指:“大將軍此計高明!”
高澄此時已經回身落座,開始鋪紙寫信給崔季舒。
陳元康附近一側觀看,隻見寫到:“......今寒山捷報已至,待蕭淵明檻車抵京,告宮中,使往閶闔門親迎,執手以示優容,再遣人送並州治所。”
又見最後落筆竟是:“癡人比複何似?癡勢小差未?宜用心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