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生物背麵。
白綺苗低頭觀察著腳下的地板,輕輕踩踏幾下,便傳出類似金屬碰撞的清脆聲。
這不由讓她有些好奇,石柱生物的背麵是不是比普通鋼鐵硬?
“晗姐。”
取出隨身攜帶的一把消防斧。
雙手握住防滑斧柄,對準石柱生物的背麵,躍躍欲試。
“我可以給它撓撓癢嗎?”
“不行。”
餘思晗毫不猶豫地拒絕。
她們剛抵達石柱生物的背麵,得趁著石柱生物還沒有反應,儘快收集關於石柱生物的信息。
測試背麵硬度也是收集信息的方式。
不過,得等到他們把基礎的信息收集完。
“咱們先讓機械裝甲掃描石柱生物背部的信息,看看能不能模擬出具體的形狀,其它事情統統延後,一切以收集信息為主。”
“好吧。”
白綺苗快速收回消防斧。
她就是隨口說說,並不是特彆想拿消防斧劈砍石柱生物的背部。
收斂注意力,通過語音指令,打開機械裝甲輔助功能中的探測形態功能,對石柱生物進行更全麵的掃描,以便模擬出更真實的形態,獲取有關石柱生物更詳細的信息。
“小十,小十,掃描目標生物的形態信息。”
“正在掃描......”
機械裝甲立即給出回應。
以所處的位置為中心,對周圍五百米範圍進行掃描,收集各項數據。
這五百米的範圍,便是機械裝甲探測的極限距離,因此,白綺苗需要往前或往後移動,擴大探測的範圍,才能收集到更多的數據,模擬出真實形態。
“晗姐,咱們往前走還是往後走?”
往前走呢。
說不定可以跟徐萬裡,白綺禾兩人彙合。
一根根石柱連接,支撐起腳下的平台。
而平台又無比寬闊,一眼看去,起碼延伸出一兩百米的距離,說明沿著平台一直往前走的話,有可能抵達暗紅色石柱的區域,找到徐萬裡跟白綺禾兩人,一起探查。
而往後走,跟徐萬裡一組沿著不同的方向,分開掃描,收集石柱生物的數據。
屆時,便能模擬出石柱生物的最終形態。
“先問問他們的意見吧。”
餘思晗拿不定主意。
在她看來,兩組人員彙合更為安全,抵抗風險能力更強。
可徐萬裡很想知道石柱生物的形態跟信息,估計是要分開探查,一組前往一個方向,待收集完全部的數據,模擬出最終形態,才一起往中間走彙合。
“小禾,你們是想繼續往前走嗎?”
“不是啊。”
負責聯絡的白綺禾說道。
起初,她也以為徐萬裡會分開探查的。
不曾想,徐萬裡毫不猶豫的表示要先彙合,再往一個方向慢慢探查,寧願多花一點時間,也不願冒險。
這隻石柱生物的個體,初步預測達到三公裡長,一公裡高,如此龐然大物,他不敢有任何輕視,自然不會分開探測。
“行。”
聽到白綺禾的解釋。
餘思晗也是重重鬆一口氣,大家集合是最穩妥的方案。
而小六帶著黑大帥行走在地麵區域,暫時沒有危險,他們可以全力搜集石柱生物的各種信息。
“那咱們一起往彼此的方向走?”
平台好幾百米寬。
他們的有效視距受到風雪影響,看不到平台邊緣的位置,得兩人並排走,間隔百米左右,彼此在視野內,又能看到平台兩側的邊緣。
這樣,就不會錯過見麵。
“嗯。”
白綺禾說完,便走向平台的右側。
走到大概一百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