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鮑峰協助汪富貴在北京辦金鳳工藝品廠_鴻緣的新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鴻緣的新書 > 第514章 鮑峰協助汪富貴在北京辦金鳳工藝品廠

第514章 鮑峰協助汪富貴在北京辦金鳳工藝品廠(1 / 2)

這是個充滿變革的年代,汪富貴徽學研究所聘請了一位傳統手工藝人,李茂才。他擅長木雕,手藝精湛,卻麵臨著傳承困境。精心雕琢的作品少人問津。

有一天,汪富貴把他的作品帶到成才學校讓鮑雨看,鮑雨沒說什麼,他打開筆記本電腦,迅速在網頁上搜索著。見汪富貴在一旁犯愣,他指著各種新奇的科技產品讓爸爸看。

“爸,李老師的作品都是傳統故事,觀賞需要了解曆史背景,現在很多人不具備知識儲備,所以不喜歡。再有,如果他的作品有實用價值就不一樣了。”鮑雨說。

將傳統木雕與現代科技元素結合,比如在木雕中嵌入ed燈,或者就做燈架,作品的實用價值有了,會吸引不少年輕人。汪富貴對鮑雨的提議大加讚賞,可李茂才開始有些猶豫,但還是決定嘗試。

他用傳統的刀法雕刻出精美的圖案,再由鮑峰幫忙安裝上ed燈。當開關打開,木雕瞬間變得生動起來。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科技結合的魅力迅速展現出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李師傅,想要定製這樣獨特的手工藝品。

自從鮑雨得了創作大獎,他不斷接到訂單,這讓他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錢多了,他不再像以往那樣專心文化課學習,而是挖空心思地創作手工作品。他從網上搜集了不少仙俠傳說,憑借想象創作手繪、剪紙、泥塑等作品,掀起不小的波瀾。

尊崇傳統的藝人在網上批評他的作品毫無社會價值,科技腦們則嫌他的作品誇張不足,沒有張力。鮑魚畢竟年紀小,對網上的語言攻擊他感覺很委屈。可他擔心自己的創作速度一旦慢下來,就會被社會忽略。憑他的文字功底無力反駁,更彆說與網絡暴力抗衡了。如此的煎熬,他苦苦支撐,文化課學習更是安不下心,成績下滑。

鮑峰拿著弟弟鮑雨做出的剪紙樣品,到村裡組織那些大嬸們一起做。儘管那些大嬸們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可是越急就越做不好,廢品堆了一桌子。

鮑峰嘴角掛著狡黠的笑,那笑容讓那些大嬸後背發涼。她們覺得鮑峰是故意刁難她們,這孩子是在給他媽金鳳報仇呢,她們不服。是你老子打死你媽,又不是我們。你們兄弟倆不也眼睜睜看著你老媽挨打嗎?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手工做成了殘次品,人家不要賠材料錢就算不錯了。

鮑峰讓那些大嬸們試工的第二天,金鳳手工藝品廠裡就變得空蕩蕩地,見不到人影了,也聽不到婦女們嘰嘰喳喳的吵嚷聲了。

鮑峰於是誌得意滿地從江西回到了北京。他把這個情況跟汪富貴說了,還沒等汪富貴想好怎麼應對,鮑峰就說出了他的計劃。

“爸,我雖然不像弟弟那麼心靈手巧,但我自信管人還行。這個廠咱就辦到北京來吧。地方嘛,我也想好了,就在周家巷未名齋。那個院子古色古香的,您之前和我媽在那裡辦的沙龍挺有檔次的,重新啟動一定會有人來捧場。而且,現在都在網上推廣、拓客,廣告成本降低不少。我還跟鮑雨說了,讓他多考慮科技因素,他現在的動漫裡有不少機器人、外星人的作品,我看挺不錯的。”鮑峰一口氣說了一大篇,汪富貴都感覺難以消化。

他想著,好久沒到周家巷去了,自從自己拒絕了何姐,就沒再登過周家巷的門。可他也覺得鮑峰的想法不錯,難得這麼小的孩子就已經有了經營的頭腦。他想想,還是得拜托小聶,讓小聶去周家巷找何姐談,比自己出麵好。汪富貴這樣想。

他現在除了在成才學校培養後續創作團隊,還委托北大計算機係的同學幫助他物色營銷與研發團隊。希望把金鳳工藝品廠規模做大。起初他聘請懂計算機、互聯網的年輕人來最組建團隊,是為了應付網上對鮑雨的攻擊。他不想讓鮑魚小小馬年紀就把經曆都攪進網上的紛爭中,他希望他保持孩子純真的心態,不被世俗打擾。可後來的局麵變得他都難以控製了。

江南梅雨時節,歙縣北大徽學研究院分院的院子裡,隻聽到雨聲。這裡就是汪富貴表哥之前開的民宿,他讓表哥回去跟表嫂團圓,按月給他們租金,還從北大徽學歙縣分院的經營中給他們分紅。這樣,表哥一家的日子過得好多了,孩子們都考上了大學。

但汪富貴很少親自去歙縣的分院,他不想回憶在那裡,那個潮濕的、有些陰冷的早晨,和小芹一起去挖筍,小芹說出讓他難以接受的絕情的話。

也是在歙縣,在歙縣醫院,金鳳帶著那麼多好吃喝去看他,給他洗衣服。現在想想,自己當時對金鳳是不是太嚴厲了?

他一直讓李茂才師傅在那裡,李茂才就是歙縣本地人,有他在那裡汪富貴很放心。他知道有難度,但還是跟李茂才多次強調,要培養接班人。

研究院二樓的雕花窗半開著,李茂才推著祖傳的平口鑿,在黃楊木料上刻出第五朵山茶花。木屑簌簌地落在青磚地上,混著雨絲浸潤的潮氣,在他腳邊堆成小小的丘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師傅,”玻璃門被推開的同時,響起一陣清脆的風鈴聲。

蘇曉拎著還在滴水的透明雨傘進來,運動鞋在木地板上踩出濕漉漉的腳印。

“您怎麼還在做鎮紙?不是說好這周要出十二生肖盲盒樣品嗎?”蘇曉的語氣裡是不滿和埋怨。

蘇曉是汪富貴聘請的科技輔助創作團隊的負責人,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交互設計碩士。創作過國潮品牌ar手杖,發表過流量過億的論文,自恃對互聯網營銷很精通。

李茂才推鑿子的手頓了頓,鑿子在花瓣邊緣洇開一道淺痕。他摘下老花鏡,露出眼角刀刻般的皺紋。

“盲盒?就是那些裝在塑料殼裡的小玩意?”老人嘴角是一絲輕蔑。

工作台上方懸著的鎢絲燈泡微微搖晃,在他深褐色的瞳孔裡投下細碎的光。

“蘇組長,木雕要順著紋理走刀,急不得。”李師傅講話也是有板有眼。

蘇曉把平板電腦拍在堆滿銼刀的工作台上,屏幕亮起刺眼的白光。

“研究院今年要完成兩百萬的創收指標,您知道現在直播間裡最火的是什麼?是能放在掌心把玩的文創產品。”蘇曉堅信數據最有說服力。

蘇曉用食指劃動頁麵,五顏六色的卡通木雕在指間旋轉。

“用數控機床雕刻,一天能出三十件。上月景德鎮的青花瓷盲盒單場賣了三萬單。”蘇曉說著停止了劃動的手指,抬眼看著李茂才。

雨聲忽然大起來,敲得瓦當叮咚作響。李茂才摸出老懷表,表蓋上鑲著的碎瓷片泛著青白的和光,那是他太爺爺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帶回來的獎章殘片。透過半掩的花窗,他望著窗外黛色屋簷下滑落的雨簾

“我十六歲跟著父親學雕花床,開料要選立冬後砍的楠木,陰乾三年才能動刀,現在你們要用機器?”李茂才聲音低沉像是說給自己聽的。

老懷表的齒輪發出輕微的哢嚓聲,像在為他歎息。

李茂才用三個月的時間雕完“蘭亭雅集”的筆筒,同一時間蘇曉的團隊已經通過3d建模做出十二生肖的數字化模型,直播間的彈幕每天都在刷“求量產”,但李茂才老人堅持每件作品都要手工打磨七遍。

這天,李茂才一推開工作室的門,就看見蘇曉和他那一幫小青年,正用丙烯顏料給他的木雕上色。

老人踉蹌著撲到工作台上,聲音顫抖著:“你們,褻瀆藝術。”


最新小说: 八零後考清華:我靠讀書報恩全家 邪神卡組造物主 戀綜:我的金手指是渣男祖師爺 白蓮人設崩塌,惡犬卻要搶親娶她 我成王爺掌心嬌,太子殿下哭什麼 我,娛樂圈實習生!觀眾是真粉啊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業革命? 寫個童話,鑄成諸神黃昏 雖然無敵但畫風不對 穿成稀有向導,誤入哨兵修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