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公主連忙請罪,自陳是自己不好。又說,實在不行了,她可以厚著臉皮出麵,強行跟楊七把房產地契要回來。
秦元帝搖搖頭,這也不能怪平陽,當時情形萬分危急,無可奈何。可是白要已經賣出的產業,皇家的臉麵都丟光了。想了半天,秦元帝想起一個招子,以恩典換產業。楊七原來是前朝郡主,現在也給她一個郡主的名分。她不能進宮為妃,可以給她指一門好親事。有一個人,這個人對自己很忠心,又很能耐,想來能鎮得住楊七那小魔頭。而且年齡也合適,原配妻子死了也有幾年了,一直單著。兩人原來就有些生意上的合作,也相熟,越想越合適。
秦元帝憋著笑,傳下兩道旨。
其一,平陽公主起事時,在中興城外,向幾家貴族索要贖金以充軍資,言明成事後雙倍返還。大秦初定,百業待興,短期內無力兌現。特許這幾家人在家族中選一合適女子,與幾位親王做親。入親王府的女子,封側妃,享受朝廷月供二十貫待遇,可延恩惠及子女。
其二,前朝郡主楊依依,曾給付平陽公主贖金二十萬貫,平陽公主賣祖產五十萬貫,朝廷一時無力贖還。現楊氏主動歸還兩家祖產,深明大義。特加封楊依依為金陽郡主,食邑為益州民縣,賜婚給應國公吳四信為妻,朝廷負責金陽郡主與應國公婚嫁事宜的一切開銷。
秦元帝這兩道旨意一下,有人高興有人愁。當初被平陽公主勒索,不得已付了贖金的人家都挺高興的,他們原是前朝的達官顯貴,世族巨家。這些人不差錢,就怕改朝換代。自己在前朝的封號、爵位、官職、人脈,一下子都沒有了。還要看新皇的臉色,要是不待見你家,找個理由就給滅門了也不一定。
平陽公主這樣的償還方式,正趁了這些人的心。親王側妃,還有月俸,能延恩到子女,很劃算了。甚至運氣好的話,跟了太子,當上太子良娣、良媛。將來太子登基,說不得就成皇親國戚了。
吳四信收到聖旨,卻傻眼了。雖然,他以前胡亂說過,能娶楊七小姐,什麼代價都願意付出,事到臨頭了,卻十會惶恐。楊七什麼人啊,膽大包天的小魔頭,出身比自家高,錢財比自家多,人脈比自家廣,自己家怕是擱不住這樣一位。自己的四個兒子,對楊七小姐的觀感都不咋好,要是進了一家門,不知道鬨成什麼樣子呢。
吳四信的四個兒子知道了,果然一個二個在家裡直蹦高高,堅決反對。吳四信把手一攤:“這是新皇聖旨,我是不敢違抗。你們誰能耐,就跟皇帝說去吧。要是不敢去,就等著多一位厲害的繼母吧。”
楊依依收到聖旨,也像雨淋了的蛤蟆,驚呆了。平陽公主這個陰損小人,秦元帝這個混蛋,收了自己的錢,用了自己的捐助,得了天下,轉頭卻要把自己賣了。楊七就呆在楊蘊的精武侯府上,怔愣了好幾日,一直沒有想到對策,直到收兩封書信,心裡更加不痛快。
第一封信,是吳四信的長子吳形寫的,信很長,先是述說母親相裡氏生前與父親夫妻恩愛的情形,又重點強調了母親相裡氏在這場婚姻中的委屈。字裡行間透露出,他們四個兒子對母親的敬愛,對楊七小姐的不喜。最後威脅楊七,他們絕對不會認可她當繼母。他們不是反對父親續弦,就是父親娶一個乞丐,也比娶一個間接害母的仇人強。希望她有些自知之明,主動向皇帝推辭這門親事。
第二封信,是楊霏霏寫的。她信中回憶起兩人同日出生,從小一起長大,天真爛漫的少時情景。又強調她父親對楊七一向疼愛有加,非常照顧。因為母親、哥哥、姐姐,都對楊七很好。她曾經因此心生嫉妒,才說了些酸話,如今年齡大了,想起前事,十會後悔。知道當初被李娘子劫持,楊七慷慨給付贖金二十萬貫,更是心中感恩。聽聞聖上有旨,凡付贖金的人家,可選一女子入親王府。楊七自己年齡不合適,不如讓庶妹楊荷入太子府,再不濟,幾個哥家女孩們也可以考慮一下。
楊七把兩封信順手一扔,腦子飛速運轉,思索著以後的路。先把楊家這一輩的婚事都處理好,再說以後的事。
秦元帝下旨,要楊蘊尚六女兒萬吉公主,婚事自有禮部和宮裡操辦。但是駙馬家也得拿出來些態度不是,擺設得貴重,儀式得隆重,楊七給楊蘊收羅了一些奇珍異寶,稀罕物件。
楊蘊的私人庫房中全是巨大的木架子,上麵有一堆大大小小的首飾盒,還全是上好木料配上玻璃蓋子。這樣看什麼東西,就一目了然,省得亂翻。其中一個盒子裝著一串金色珍珠塔鏈,最大的那顆,比龍眼還大。另一盒中,一串黃豆大小,雙層粉紫色珍珠長鏈。另有盒子分彆裝著:一串雪白大海珠手鏈,一對蠶豆大小黑珍珠耳環,一件白色小珍珠穿成的雲肩。一對鮮紅瑪瑙圓條鐲子,兩條彩色瑪瑙手鏈,一條紫綠瑪瑙項鏈。白玉、岫玉、藍田玉、獨玉、各做了幾套首飾。一對從驃國商隊高價購來的翡翠鴛鴦鐲子,一綠,一紫。一塊翡翠三色鴛鴦形吊墜,一對紅翡平安扣的玉佩。讓二姐在西北高價購買的紅寶石、各色碧璽,從錫蘭商人手裡買到的三種顏色的藍寶石,從波斯過來幾樣綠寶石,瓊州采到大塊無色水晶,四顆夜裡會發光的熒石球。還有大哥賞的雞血石大擺件,五姐從瓊州弄的水晶洞大擺件,紅珊瑚擺件、十來個大螺擺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