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準備進行下一輪練習。
就在這時,一個身影從陰影中走出,抱著球,慢悠悠地靠近。
“你瘋夠沒?”是肖紀。他換了身衣服,但明顯沒回家,一手拎著兩個瓶裝水,甩給蘇盤一個,“喝了再練,我怕你死在這裡。”
蘇盤接住水,沒笑,也沒謝,隻是打開直接灌了半瓶下去。
“你練這些,也得有人配合。”肖紀拍了拍自己的胸膛,“我陪你來。”
“你不是說今晚有約?”
“是啊,和你約練球。”肖紀咧嘴笑了一下,“你忘了?”
蘇盤沒說話,隻把球拍給他:“走一套反擊,速度不要留情。”
“得嘞。”肖紀接過球,眼神瞬間變得犀利,“那咱就來點真的。”
接下來的訓練,開始進入雙人配合狀態。他們一人控球,一人防守,再輪換模擬各種比賽節奏的攻防,力求在真實對抗中提煉出最合理的動作邏輯。
蘇盤在麵對防守時不斷試圖突破極限角度,不僅要過人,還要用最短時間製造出空位。他不再單純依賴速度,而是用步伐、重心、節奏打亂肖紀的判斷,再以最經濟的動作完成終結。
“你現在打法變了。”肖紀擦著汗,說,“以前你是硬剛,誰敢擋你就撞過去。現在……你會引誘、防誘、借力,像條蛇。”
蘇盤扯了扯嘴角:“你被我咬了?”
“可不是,”肖紀摸了摸自己剛才被晃倒的膝蓋,“而且是那種毒得不輕的。”
兩人又默契地交換了位置,繼續練。
每一次訓練結束後,蘇盤都會站在原地回憶剛才的細節。他甚至閉上眼,模擬對手的動作、自己的反應、球離手的軌跡。
“肩膀擺得太早了……得收回來一點。”
“腳步切換還有點拖節,右腳重心轉移不夠。”
“下一次,晃肩之後多停頓一拍,讓他以為我要後撤。”
這些聲音在他腦中不間斷地跳動,像是某種內在教練,不容許任何一絲懈怠。
淩晨一點,肖紀終於撐不住了:“我真得走了,再練下去明天訓練我直接躺地上。”
“去吧。”蘇盤點點頭,望著球場上隻剩自己一人。
他沒有再立刻繼續練,而是站在罰球線,看著籃筐,久久不動。
他的眼神沉靜如水,心中卻有種近乎狂熱的冷靜。
這一切,不過才剛開始。
真正的、接近完美的進攻,不隻是技巧與反應,而是所有動作為一體的流暢機製。他要的,是在任何時間、任何位置、任何防守壓力下,都能複製那個瞬間。
風拂過球場上的鐵欄杆,發出一陣細小的摩擦聲,在這深夜裡聽來如同碎語,似在低聲嘲弄,又似在傾訴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