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象著穿上那件真正意義上的戰袍,站在萬人體育館中,全場燈光打下,耳邊是教練喊戰術,觀眾呐喊震耳,他站在三分線外,球在手中,時間在滴答倒數。
“3……”
“2……”
“1——”
他出手。
一球定勝負。
那一刻,還未到來。但他知道,隻要繼續走,他終會走到那一刻。
閒不住的他,索性泡在錄像室,看了幾場營地內部留下的比賽錄像,也翻出了一些外部高水平比賽的剪輯視頻,一場一場地看下去。
第一場,是去年一支青年隊的季後賽錄像。比賽節奏極快,攻防轉換之間沒有半點拖遝。蘇盤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看著那個穿著八號球衣的控衛遊走在場上,如入無人之境。他的運球節奏極有欺騙性,常常在最不可能出手的位置果斷投籃,投中率卻高得驚人。
“這家夥的判斷力太誇張了……”蘇盤喃喃地自語,眼神裡透出一絲近乎執拗的專注。他從不妒忌彆人打得比他好,隻會一遍遍地追問自己:“為什麼他能做到?我做不到?”
他盯著那人幾次突分的節奏,在本子上飛快地寫下:“第二步猶豫式變速……注意防守人重心變化……提前觀察隊友跑位……”
一場比賽下來,他記了整整五頁筆記。每一個突破,每一個傳球,甚至每一個失敗的回合,他都不放過。他不是在模仿,而是在拆解、學習、提煉。
他很清楚,他的打法還不夠成熟,雖然憑借靈性和拚勁他能在訓練營立足,但想走得更遠,光靠蠻力是不夠的。他需要腦子,需要節奏,需要節製。
第二場比賽,他看的則是一支職業預備隊的隊內賽。那場比賽堪稱技術流的博弈,幾乎每一個掩護都帶著目的,每一次無球跑動都為某個戰術布點服務。蘇盤看到對方小前鋒在沒有持球的情況下,三次反跑後突然空切接球得分,那一刻他簡直驚呆了。
“原來無球也能打得這麼有侵略性……”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過去太過依賴持球。隻要球不在他手中,他就仿佛被世界排除在外。而那些真正優秀的球員,無論球在不在他們手裡,始終都在用各種方式影響比賽。
他在訓練營裡所做的努力,遠遠隻是基礎的拚搏。而這些錄像給了他一個更廣闊的方向。
“我要成為那個,即使沒球在手,也能主導比賽的人。”
這句話在他心裡回蕩著。他不是追求球星的光環,而是追求主導比賽的那種掌控力。
到了第三晚,他甚至不再滿足於錄像,跑去了訓練館邊的觀摩區,那兒有幾個還未歸隊的高水平隊伍正在進行內部戰術演練。蘇盤坐在角落裡,一聲不吭地盯著場上。
“你又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他扭頭,是張旭,手裡拿著一袋能量飲料,臉上帶著一絲不以為意的笑。“你這幾天都快把錄像室住穿了吧?”
蘇盤接過飲料,低聲道:“多看點總沒錯。”
張旭咕噥了一句:“你不是已經進核心組了嘛,怎麼還這麼拚?”
蘇盤轉頭看向場上的那幾個訓練球員,他們的動作、配合,甚至站位都嚴絲合縫,精密得像鐘表。
“我怕一鬆,就會被趕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