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空了。
他手腕一抖,瓶子在手中旋轉了一圈,然後被他準準地拋進了不遠處的垃圾桶。那聲音,清脆的“咚”一聲,讓他嘴角微微挑起。
“還能準。”他低聲說。
拄著那隻還未痊愈的腳,他繼續往巷子深處走去。夜風吹過來,裹挾著初夏的潮濕,他卻不覺冷,隻覺整個人在那一瓶可樂之後,好像又點燃了一些快要熄滅的火焰。
那火焰還很小,燒不儘命運,卻足夠讓他照見前路。
他知道挑戰賽前,他還有訓練計劃要改,腳傷康複要抓緊,打法也要繼續調整。對方已經開始研究他的弱點,他也必須比他們更快更新自己。
這條路他熟悉,幾乎每一個彎道、每一處高低起伏、每一段人行磚縫,他都能憑記憶畫出來。
這是他的深夜路線。
不是訓練計劃的一部分,也不是醫生允許的恢複流程。
而是一種執拗,是一種骨子裡的不服輸。
腳踝的傷口剛剛敷過藥,他用彈力繃帶纏緊,再穿上特製的支撐鞋,步伐略顯僵硬,但依舊能動。他站在河堤入口,仰頭看了看那高高的橋墩,深深吸了口氣,像是試圖用夜風將所有紛亂清洗。
跑,還是不跑?
他在心裡問自己,問題幾乎還沒問出口,雙腿已經邁出第一步。
答案顯而易見。
他開始跑步。
一開始的速度並不快,更多是讓身體慢慢適應夜晚的溫度和腳踝的壓力。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右腿時不時傳來拉扯感,那是肌肉在抗議,是身體在提醒他該休息了。但他咬緊牙關,沒有一絲猶豫地繼續加速。
他不是不怕疼。
他隻是比疼更怕退步。
風迎麵吹來,把他的頭發吹得淩亂,汗水很快在額角和脖頸間滲出,混合著藥膏的味道與河邊濕潤的氣息,形成一種特殊的熟悉感。他的呼吸變得急促,鞋底踩在磚地上的節奏一點點加快,像鼓點,像某種催命的戰歌。
他繞著堤岸跑了一圈又一圈。
夜晚的城市像個沉睡中的巨人,隻有極少數人還在街上穿行,偶爾有幾個夜歸的騎行者從他身邊掠過,燈光像鋒利的刀刃切開夜色,也切過他的視線。
“怎麼不回去睡?”他在心裡問自己。
但他的潛意識卻在嘲諷:“你敢停?你一停下來,彆人就超過你了。”
他想起對手的眼神,想起觀眾席上那些微不可查的搖頭,想起那晚那個防他最狠的黑皮後衛,在他崴腳摔倒時嘴角揚起的冷笑。
那笑,像刀一樣刻在他腦子裡,刻得血淋淋的。
“我會贏回來。”他在心裡發誓。
一圈、兩圈、三圈。
汗水從臉頰滑落,滴在地上,很快被地磚吸收,連痕跡都不留。
他的雙腿逐漸發酸,但腳步沒停。他開始調整呼吸節奏,嘗試將疼痛壓製成一種節奏感。疼的時候就加速,讓疼痛沒法追上;喘不上氣的時候就略略減速,守住節奏。
他不是在跑步,是在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