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站在村子裡,心中的恐慌和緊迫感越來越強烈。
確定了自己身處的時代後,那種不真實感漸漸退去,取而代之的是赤裸裸的現實壓力。
隋朝末年,這個暴政和戰亂交織的混亂時期,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簡直是一場無法逃避的噩夢。
“這是個食不果腹、戰爭頻發的時代。”李凡在心裡自我提醒,試圖讓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
饑荒、戰亂、暴政,這些都是李凡從曆史書上零碎了解的關鍵詞。
儘管他在現代並不算是曆史愛好者,但關於隋朝末年的動蕩局勢,多少還是有些印象的。
他記得隋煬帝楊廣為了修建大運河、遠征高句麗,強征民力,導致無數百姓流離失所。
正是這種極端的壓迫和剝削,點燃了各地的農民起義,天下大亂,烽煙四起。
而現在,李凡自己就置身在這樣一個時代的旋渦中。
他沒有糧食、沒有安全保障,更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他腦海裡唯一清晰的念頭就是:“我得趕快找到吃的,不然自己會先餓死。”
李凡開始打起精神,決定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入手。
在現代社會,他可以隨時去便利店或餐館解決溫飽問題,甚至下個外賣。
但現在,他顯然不再擁有這些便利條件。
他的胃已經開始發出抗議,餓得發慌。
他知道,自己必須立刻采取行動,找到食物和水源,否則身體會迅速垮掉。
他抬頭看向不遠處的那個村民,猶豫了一下,試著問道:“大哥,你們這裡有多餘的食物嗎?我能不能……討些吃的?”
村民的反應卻非常冷淡。
他聽了李凡的話,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下撇,顯然對這個陌生人的請求並不感興趣。
“我們自己都快吃不上飯了,你自己想辦法吧。”
村民的語氣中沒有一絲同情,更多的是對生存現實的無奈和疲憊。
李凡被這番話噎得一陣尷尬,但很快意識到,這樣的情況在亂世中再正常不過了。
麵對饑荒和戰亂,誰都顧不上彆人,人人都在為自己和家人掙紮求生,根本沒有餘力去幫助一個毫無關聯的陌生人。
李凡歎了口氣,心裡苦笑了一下。
顯然,這個村子的人也沒有比他好多少,他們同樣在為了生存而掙紮,指望他們施舍自己食物,顯然是不現實的。
“這裡根本沒有現代的便利設施,也不可能指望有超市或者餐館提供現成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