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暗自想著,意識到自己必須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
他走出村子,四下環顧,試圖尋找一些線索。
在現代社會中,他習慣了依賴便利的生活方式,但現在他需要發揮更多的主動性和創造力。
雖然他身處一個完全陌生的時代,但人類的生存需求並沒有改變——食物、水、避難所,這是他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
“ok,李凡,先找水源。”他默默對自己說,用現代職場中的分析思維開始規劃自己的行動。
他知道,水源比食物更為緊急,因為沒有水的話,人類隻能生存三天。
找到乾淨的水源不僅能解渴,也能為接下來的行動提供保障。
而且,找到水源後,順著水源探索,也許還能發現其他生存的資源,比如野生動植物。
李凡邁步朝村子周圍的田地走去,想通過觀察地形來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他很快發現,附近的田地幾乎全都荒廢了,土壤乾裂,地裡的作物要麼已經枯死,要麼被破壞得零零散散。
顯然,這個村子已經很久沒有正常耕作了。
也許是因為戰亂,村民們無法安心勞作,或許是因為氣候問題,導致土地失去肥力。
李凡皺起了眉頭,看著這些荒廢的田地,心中不禁一陣悲涼。
在現代社會,豐衣足食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在這片亂世,連溫飽都是奢望。
尤其是在隋朝末年,政權崩潰、農民起義四起,像這個村子這樣的貧困地區,百姓早已陷入了生死掙紮的邊緣。
繼續走了幾步,李凡進入了村子周圍的野外,試圖尋找一些可以充饑的植物或野果。
可是眼前的景象讓他更加失望——野外隻有一些雜草和枯樹,根本沒有任何可食用的植物或果實。
樹上零星幾片枯黃的葉子在風中搖曳,仿佛在嘲笑他此時的無助。
“糟糕,我對古代的食物來源並不熟悉,貿然吃錯東西的話,說不定會要了我的命。”李凡暗自提醒自己。
他雖然知道有些野草和樹皮可以充饑,但卻無法確定哪些是安全的,哪些可能含有毒素。
在現代社會裡,食物供應體係早已發達到每個人不必為溫飽擔憂。
但在古代,錯吃野生植物可能意味著中毒甚至死亡。
“冷靜,李凡,不要急躁。”他在心裡告誡自己。
越是在困境中,越要保持冷靜,這是李凡在現代職場中學到的寶貴經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