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九,大雨過後。
今年沒有那麼幸運,明明雨下得沒去年大,但時間長達半個月。
該有的災難怎麼都逃不過,各州都需要錢財和糧食,好消息是,錢財我倒是不缺。
從北陵壽王那裡換了很多的錢財,以及從南封國押送回來的錢財和各種珍寶,讓我突然有一種煩惱——這麼多錢怎麼花?
可錢多,不意味著糧食多。
我是可以用錢買下商戶儲存的糧食,可這會引發一個問題市麵上的糧食缺少,糧食價格上漲,百姓恐怕吃不起。
能不從糧商買糧就不買,隻能繼續掏老底,把伊國各糧庫或者地方糧倉拿出一批糧食。
反正也已經快秋收了,馬上就有一大批糧食送上來。
不過缺糧食的不僅僅是伊國,南封國我也得管。
因為連天的下雨,南封國牧、柏、納、辛莊四郡也受了災,雖然又要支出一筆糧食,但可以收買人心。
還有大軍的糧食,有些無可避免在運輸途中接觸了水,有些糧食已經發芽了,得從後方再運一筆糧草過去。
……
鄱侍郎升為尚書之後,雖然手中並沒有實際的權力,但他卻變得愈發得意忘形起來。甚至連鐘尚書和程千餘這樣的高官顯貴,在他麵前也都不得不暫避其鋒芒。
不僅如此,鄱侍郎還將手伸向了易家。他竟然派人去“敲打”易家,而且還不止一次!
第一次,易家被他用一萬兩銀子打發走;第二次,更是直接索要三萬兩銀子才肯罷休。
而與此同時,前線的戰事卻並不順利。
噩耗頻頻傳來,不是傑不聽從蕭破武的指揮,就是傑指責蕭破武昏招頻出,甚至其他將領之間也開始相互指責起來。
得知這些消息後,我心中其實有些發虛。
畢竟,如果他們真的隻是在演戲,那麼一切都還好說;可要是他們假戲真做,那可就麻煩大了,到時候恐怕就該輪到我來罵娘了。
……
“陛下!捷報!捷報!”
我鬆了一口氣,但明麵上依舊表現出“果然如我所料”的表情。
太監打開奏書準備給我讀裡麵的內容,我抬手就打斷了他
“拿過來我自己看!”
聽的哪有看的快,我必須自己看看。
南封國得知蕭破武等人內部發生動亂,而且糧食供應也出現了嚴重問題。
於是,他們推斷蕭破武等人很可能會彼此對立,不會相互支援。
抓住這個機會,南封國林州主將鄧除疾動用林州最後的七萬大軍,目標直指獨自留守在紮臨關的蕭破武。
這七萬大軍氣勢洶洶地殺向紮臨關,企圖一舉擊潰蕭破武的防線。
然而,儘管蕭破武在紮臨關孤立無援,但他並沒有輕易放棄抵抗。麵對南封國的猛烈攻擊,他率領著部下頑強地堅守了十天之久。
能守城,誰會去攻城,正常的比例都是一比五,甚至更多,而蕭破武的軍隊,至少做到一比八。
在這場激烈的攻防戰中,留守的虎翼軍偏將越馳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對紮臨關的各處防守要點了如指掌,巧妙地指揮著士兵們進行防禦,使得南封國的大軍始終難以突破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