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他們應該會在明年三月左右退兵,或者大部分人退兵,無法保持幾十萬人的進攻。
這不是預言,是我的猜測。
一切都是因為“吃”的問題。
山地貧瘠,還不回去種地隻有餓死。
就憑山上的野果、猛獸、野菜,是養不活他們這麼多人。
……
十一月中旬,柳寇傳回消息。
北陵國正在往晉、遼、泗州偷偷運送“紅衣大炮”,估計三州各有三門。
並沒有發現糧草運送的蹤跡,但……邊界福、常舉、南相三州的糧稅變多,變成了三十稅七。
不用看柳寇接下來的文字,我都能知道北陵國皇帝在打什麼主意,利用增加糧稅獲得糧草。
因為這些糧草肯定是留在地方糧倉,真打起來的時候,再收集這些多征收的糧食。
既然北陵國真的打算明年開戰,我自然要有所應對。
我“明目張膽”向邊界將領示警,就是希望北陵國能緩幾年開戰,畢竟已經沒有了所謂的先機。
為了以防萬一,我讓穀將軍的驍勇軍一同和文將軍駐守泗州邊界。其他州暫時不管。
現在又是冬天,不利於大軍北上。
增強泗州防衛是那裡是離京城最近,防止被北陵國斬首。
觀察伊、北陵兩國,不難發現北陵國數次進攻伊國都是從泗州而來。
……
最後則是其他將領的安排,除了朝邵歐的安玄軍,全部就地訓練。
朝邵歐,我讓他去適應剛剛造出來的大船,我已經向他明示,如果他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有立下大功,我必封他為王。
封王,我已經想了很久。
如果再有將軍取得重大勝利,或者起到重要作用,我一定封王。
一來,這些將領們已經不好再壓製。
二來,我需要他們更加賣力征討。
如果再打下北陵國,我封兩三個王怎麼了?
統一了四國的伊國,那時候,赤昭國有八成可能會直接投降。
拿下北陵國,基本可以說是拿下五國。
而朝邵歐的水師,將是極有可能立下大功,從背後襲擊北陵國的腹地。
臨海州的太守也傳來一個消息,北陵將領湯厚兆叛有意投靠伊國。如果伊國願意,他現在就可以投靠。
至於怎麼投靠,他也說了,可以帶著軍隊一路南下,但需要伊軍的支援。
也可以帶著家人來臨海州,聽從伊國的安排。
更能按兵不動,等待他的軍隊從背後對北陵國發出致命一擊。
我選擇了第三個選項。
湯厚兆,就是之前北陵皇帝聽信流言從遼州撤下來的將軍,以勇猛善戰聞名於五國。
可惜,雖歸為將軍,卻遭受猜忌,不得重用。
不管是真是假,這樣的助力先收下,核實的事自有人去做。
事實證明,賞罰分明的明君就是能吸引很多大才。
喜歡征服世界:從擊殺穿越者開始請大家收藏:()征服世界:從擊殺穿越者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