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過了五天,柳寇的人和朝邵歐的人取得聯係,證實朝邵歐攻下長建城。
代價則是損失大半,活下來的隻有不到萬人,其中大半還是傷卒。
朝邵歐之所以敢這麼大膽,並且還取得成功,那是因為長建一名守城百夫長是朝邵歐的人。
或許很多人都忘了,北陵國曾經與前朝餘孽合作過,謀圖伊國和臨海州。
雙方都是相互安插人手,北陵國一些高的官員,前朝無法安插進去,但一些底層之人,還是能做到。
憑借一名對北陵“忠心耿耿”的守城百夫長,就敢攻打長建城,我不得不承認朝邵歐的膽子足夠大。
朝邵歐此戰,未能擒獲北陵皇帝。
雖然出其不意,奈何兵力有限,加之城中北陵禁軍奮力抵抗,無法攔截或追擊。
趙氏重要的人都沒抓住,比如一些皇子、王爺。
就連百官,也隻是一些老弱病殘和實在跑不動的人。
朝邵歐還殺儘長建城的所有大戶和世家,在這件事上,我沒打算追究他的責任。
隻能在心裡說一聲乾得好。
就憑朝邵歐的一萬安玄軍,想要守住長建城不難——前提是沒有內部因素。
殺掉那些有能力、有威望的人或家族,避免了背後被捅刀,以至於全軍覆沒。
雖然做得不地道,甚至不人道,但效果卻是我想看的。
長建城,那是有數不勝數的大家族,北陵大軍回援是必然。
而北陵皇帝一路北逃,朝著川潯、川潁而去。
而川潯,正是湯厚昭的地盤。
湯厚昭,北陵白杲軍將領,統兵一萬餘。
之前被北陵皇帝從遼州召回,以私通蘇毅的罪名收回兵權,後來選擇投靠伊國。
在伊國“金錢開道”下,有北陵官員替他求情,使得恢複了部分兵權,領兵鎮守邊關。
奈何,北陵皇帝還是太謹慎,把他打發到北陵之北的川潯州,負責戒備赤昭國。
我覺得,我應該做些什麼。隨後找來了百官,在力排眾議下,封朝邵歐為王——平建王。
有兩個意圖。
一、激勵前線將領和士卒,讓他們更加不畏生死。
二、做給湯厚昭看,讓他放心大膽的乾,憑借擒獲北陵皇帝,未嘗不能封王。
可能還會有一個弊端,將領士卒貪功冒進,容易中了北陵的埋伏。
不過應該是少數人,就我了解的那些將領,還是有些理智。
我看到了一個契機,一個可以快速結束戰爭的契機,
如果北陵皇帝就此被擒或殞命,北陵必亂,伊國必然可以打下北陵半壁江山。
我想快點結束與北陵國的戰爭,所以,封王,對朝邵歐有些賞賜過度,但我還是力排眾議。
朝邵歐封平建王,聖旨肯定是不能送到長建城,隻能通過柳寇的渠道口傳給朝邵歐。
同時,也告知了其他將領朝邵歐封王的消息。
我不在意一個王爺的誕生,也不在意攻破長建消息的真假——雖然已經證明是真的。
我隻想向前線將領傳達一個消息
“隻要立功足夠大,下一個王爺就是你!”
得給他們畫個大餅,而且是已經有人得到的“餅”。
隨著長建城被攻破,伊國算是打開了局麵,徹底打破了北陵國勉強維持的平衡。
喜歡征服世界:從擊殺穿越者開始請大家收藏:()征服世界:從擊殺穿越者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