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往這上麵一加,前後一聯係,立即就被塞進了一些黃老派的思想。
劉德想了想,點點頭道:“術業有專攻,便以卿之意見為準吧”
確實,滿篇的法家色彩太過濃鬱,難免讓看了的人驚呼:又出了個喜愛申韓的皇子。
這對劉德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
加點黃老派的東西,衝淡一下法家的意識,也是不錯。
汲黯心中暗喜,這隻是個開始,有了這個試探就說明這位殿下並不排斥黃老學說。
不排斥就好
這些年來,儒家學派發展迅猛,雖然在朝廷中他們還缺乏足夠的力量,但在民間,儒學已經壓倒黃老學,成為了第一學說。
這可是個危險的信號
雖然黃老學說本身就是走的高層路線,然而但凡有點見識的人知道,再這樣下去,難保有一天,宮裡麵也會受到民間的影響,轉而推崇儒學。
特彆是最近十餘年,宮廷的啟蒙老師,基本都是由儒家學子把持
汲黯此來,可說是背負著斬斷儒家伸向皇子們的邪惡的觸手的任務,無數師長可是殷殷期盼著的
想到這裡,汲黯就欣喜的點頭道“諾”
有了劉德準許,他就可以大刀闊斧的施展他的才乾了。
於是,接下來半個時辰變成了劉德跟汲黯的拉鋸戰。
“殿下,臣以為此句不妥”汲黯捧著帛書奏道:“臣以為太過激進了些,應換上一句更為緩和的話,譬如這句”
“那就改吧”最開始劉德並未意識到汲黯的用心,幾乎有求必應。
但慢慢的,劉德發現不對勁了,這汲黯這是要打蛇隨棍上,把他辛苦寫出來的奏疏改個麵目全非啊
可能最終改出來的東西的意思跟最重要的策略部分不會有太大的改動,但是,中心思想和為政理念卻可能南轅北轍了。
於是,當汲黯再次捧著帛書第n次上奏時。
劉德再也不能忍了:“汲卿,這句再也不可改了”
開什麼玩笑啊,再改,就要變成黃老學派的施政理念的綜合奏疏了。
可他的那位便宜老爹喜歡的是法家
三五兩句黃老學派的思想摻雜在其中,便宜老爹或許會一笑置之,但若滿篇都是,那劉德在便宜老爹那邊的印象就會變成小小年紀,滿腹老思想。
這可是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的
汲黯嗬嗬一笑,也明智的知道,自己已經踩到底線了,於是道:“臣遵命”
然後就老老實實的捧著奏疏回去修訂和完善起來。
一個時辰後,汲黯捧著改完後重新抄錄了一遍的帛書,獻到劉德跟前:“回稟殿下,臣幸不辱命”
劉德接過來,仔細看了一遍,然後滿意的點頭道:“有勞卿家了”汲黯的文學水平是毋庸置疑的,本來劉德那篇隻能算是合格的奏疏,經他之手修訂增補和潤色之後,不止讀起來通順了許多,更引用了許多先賢的名言和前代的例子,看上去頓時就高大上了。
“我已背下濁酒,還請汲卿賞臉與我對飲一盅”劉德將帛書收好,然後親切的邀請道。
“殿下有請,臣敢不從命”汲黯大喜道。
感謝書評區的一位大大指教,嗯,我是昏了頭了,沒怎麼去看史記的汲黯傳就想當然的以為這貨是儒家,哪知道坑了啊有木有
嗯,不止這章重新寫,連晚上寫的一章也要推倒重來
禍不單行的是我還感冒了,咳嗽的厲害,看來,今天能再寫一章就是極限了
我去我去我去
三江已經過審了啊,我想存點稿子的說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節到長風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