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的複蘇,儒家確實是憂心忡忡。
儒墨之間的恩怨,已經不僅僅隻是矛盾兩個字能形容得了的。
儒墨之間的差異,比天高,比海深。
幾乎就完全是兩條背道而馳的道路。
儒家說‘敬鬼神而遠之’,墨家就主張‘明鬼’承認鬼神的存在。
儒家講天命,墨家就說非命。
儒家團結上層,墨家專走下層。
儒家的名流,感慨苛政猛於虎,猛烈抨擊統治者的時候。
墨家的墨者,深入基層,踐行自己的道路。
儒家與墨家,相互看對方,都覺得,對方是異端,是邪惡,是道敵。
兩者鬥了幾百年。
雙方都很清楚,假如對方上台主政,自己會是個什麼下場——當年,孟子在齊國,連農家都不放過,要趕儘殺絕,全數驅逐、排擠。
儒生去了秦國,也好不到那裡去。
以前,儒家在漢室,日益強盛,而墨家則日暮西山,人數一天比天少,更不受官府和朝廷青睞。
漢室官僚,對墨家,從來都是用著有色眼鏡看待。
在這樣的情況下,儒家幾乎都將墨家這個死對頭淡忘了。
但最近兩年,墨家在關中開始複活。
他們得到了天子的支持和官方的承認!
這對儒家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無數人瞬間就回憶起了,當年墨家全盛之時,吊打儒家的悲慘過去。
儒家,當然不會坐以待斃。
更不會坐視墨家複蘇甚至恢複到它全盛之時,天下學者‘非儒即墨’的時代。
“吾等必須要深思和檢討吾等的策略了……”魯地,幾位戴著儒冠的學者聚在一起討論。
當墨家在關中複蘇的消息傳到魯地,哪怕是這個儒家守舊勢力的大本營,也是立刻產生了原子彈一樣的衝擊。
沒有儒生會忘記,當年,他們強著脖子。跟秦始皇剛正麵,最後是個什麼下場!
一句‘以古非今者族’,多少前輩因此而殞命。
當然,儒家自己是決不會提當年。不知道多少儒生,跑去鹹陽,抱始皇帝大腿的事情。
這就跟後世的猶太人決不會提他們曾經乾過的好事,隻會一口咬定,錯的不是我。是他!
而從另一個方麵來看,儒家確實是諸子百家裡,適應力最強的學派。
哪怕是他們自己也唾棄的暴秦,跪舔起來,也毫無顧忌。
即使是魯地儒生,當年,秦始皇手下的博士,二世身邊的侍從之中,也多的是!
因此,當墨家複蘇的消息傳來。或許老一輩的魯儒,思想觀念已然根深蒂固,不可更改。
但,青壯派卻是立刻像被人抽了一鞭子,立刻就清醒過來了。
大家都很清楚。
儒家,再不奮起,萬一要是墨家坐大,甚至,墨家根本不需要秉政,隻要墨家能夠恢複到其鼎盛時的一半聲威。
這儒家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