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要充分發揮‘民煮決議’啦。
反正,無論大臣們怎麼說,最終作為皇帝的劉徹,總是會想到辦法,將他們的意思,變成自己的意思的。
這樣一來,大臣列侯們會覺得:陛下還是很民煮的嘛,很尊重我們的嘛。
有了這麼個鋪墊在,無論大臣列侯對推出的政策多麼不滿意,多麼不認可,但他們卻會去執行。
自己選的政策,就是跪著也得乾不是?
即算不願意執行,但起碼也不會暗地裡耍花招,陽奉陰違,甚至搞破壞。
這比強行按著牛頭去喝水好多了。
更關鍵的是,這樣做,還能讓大臣們尤其是士大夫們,產生代入感,產生一種自己是國家主人翁的感覺。
這可是至關重要的!
沒有這個前提,皇帝一個人自說自話,自彈自唱,你就算是把牛皮都吹上天了,又有什麼用?
這是劉徹在上次乾趴了列侯串聯後,這幾個月自我檢討和反省的經驗心得。
其實,上一次列侯串聯,也把劉徹嚇壞了。
作為穿越者,劉徹哪能不知道王莽跟王安石的下場呢?
這個世界上,可並不是你有道理,你想做好事,你就一定能成功。
尤其是政治之事。
官僚跟權貴們,可是有一萬個辦法,把皇帝玩的欲仙欲死。
所以,在經過上次之後,劉徹就知道了。
就目前來說,在沒有扶持起一個能取代現有官僚集團和利益集團的勢力前,他還將繼續跟這些舊式官僚舊貴族們虛與委蛇。
甚至,很多時候,他得後退幾步,做個樣子,換取這些人的合作。
不然,逼急了這些家夥,他們明著乾不過你,難道還不會拖後腿嗎?難道還不會變著法惡心你嗎?
劉徹可不認為,他能一個人就鬥的過全天下!
好在,劉徹一直以來,維持的形象還不錯。
最起碼在國家大政跟朝議上,劉徹這個皇帝,從未有過獨斷專行,從來都是先爭取意見,贏得多數支持,然後才開始推行。
所以,儘管目前,劉徹跟官僚權貴們出現了些裂痕。
但影響不大,而且,劉徹還時不時的拿了些東西出來收買官僚權貴們。
於是,今天這場戲,才能得以繼續演下去。
而且,因為談的是商賈的事情,跟多數列侯勳貴士大夫,完全沒有什麼利益聯係,最多就是個理念跟政見的問題。
群臣很給劉徹這個皇帝麵子。
尤其是列侯們,紛紛站出來,響應劉徹的號召,暢所欲言。
反正無非就是罵商人為富不仁,囤積居奇嘛。
這誰不會?
倒是士大夫們想的更深遠一些,主人翁意識也相對列侯們更多一些。
畢竟,漢室天下,商賈興盛了幾十年了。
商賈大興,帶來的利弊,都是擺在世人麵前,被人評論和思考了幾十年了。
跟所有事物一樣,任何事情,隻要存在的時間久了,那自然,就會有人去思考,這個事情的存在是否合理?有益?
漢室政壇和輿論界,對商賈,雖然主流是持否定意見。
但,卻也不是沒有為商賈說話的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