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工,這個詞語,已經有N年沒有從身為天子的男人嘴裡出現過了。
自春秋之後,地主階級取代奴隸主,成為中國的統治階級。
從那以後,列國都迎來了人道主義時代。
奴隸,慢慢的淡出了社會的主流,佃農和自耕農,成為了新的被統治階級。
從此,仁義道德,就成了統治者們的口頭禪。
到漢室,曆代天子更是尤其看著自耕農以及中小地主階級的生存以及安全,嚴厲限製和抑製蓄奴。
漢律明文規定,奴婢的人頭稅,以五算起征,企圖通過重稅,從經濟層麵限製跟抑製地主豪強貴族蓄奴。
但然並卵,士大夫勳貴們,隻要有機會,就拚命蓄奴。
某些大戶家中的奴婢跟仆臣,是用千這個單位來計算的。
‘富至僮千人’已經在事實上成為了評判某個家族是否是狗大戶的標準。
至於列侯們?
誰的封國裡沒有個幾百奴婢,數十歌姬,千把佃戶的?
劉徹前世就在河間國,見過大戶貴族家裡的奴婢的悲慘處境。
尤其是那些為大戶貴族耕作的奴仆,生活處境跟待遇,比幾百年前的奴隸社會還要可悲。
他們被視為工具以及牲畜,需要戴著鐐銬以及枷鎖勞作,甚至就是休息時,也不允許取下。
列侯們家裡的奴婢,待遇稍好一些。
最起碼,列侯們要臉,不敢太過苛刻虐待,免得被人攻忤。
但也好不到哪裡去。
譬如衛青的故事,就很生動的告訴了後人,貴族的奴婢,是一個怎樣的生活處境。
衛青的母親以及衛青的幾個姐姐,她們,統統是平陽侯家族用來招待外來賓客的工具。
毫不客氣的說。在此時,貴族家裡的女奴,就是貴族們養的妓、女。彆說是客人,就是當地的差役跟廧夫什麼的。也能看上哪個就去來一發。
劉徹即位以來,對這樣的情況,極為反感。
他根深蒂固的認為:以同胞為奴,不僅不道德,而且極為可恥可悲。
有本事。應該去奴役夷狄外族。
正如後世歐米的白人一樣。
欺負同胞,窩裡橫,算什麼英雄好漢?
所以即位後,劉徹就立法宣布:漢人奴婢五算,夷狄奴婢一算,希望從經濟上引導人們去蓄養夷狄奴婢,而不要再奴役同胞手足。
可惜,然並卵。
天下地主豪強勳貴依然我行我素。
這讓劉徹恨的咬牙切齒,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這次借著這個機會,劉徹決定。自己站出來,給這幫渣渣好好的上一課。
中國周邊的奴隸,可是很便宜的。
就拿現在在長安被炒上天價,一個動輒就要十萬錢甚至更多的僰奴來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