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這篇小說《蹉跎歲月》是趕上了1979年上半年開始的知青大規模回城。所以這才一經刊登,就火爆異常,它的讀者群也主要是這些剛剛回城的知青。
作者當時構思這篇小說是在1979年的年底,那時候他已經離開了他在黔省插隊的那個地方。
小說創作完成是在1980年的夏天了。
所以季宇寧並不太著急動筆。他準備明年上半年再開始動筆,因為這篇小說的很多內容和寫法,他都要進行調整。
幾乎所有的文學作品,他都是在準備乾糧,準備12月中旬以後,整個國家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以後,他這些文學作品才好出台。
不過從現在開始,他翻譯c語言的工作倒是可以進行了。
這是季宇寧第1次進入應用英語的翻譯領域。
剛一開頭,他就感覺到翻譯這本計算機語言的書,速度比起他寫文學作品可是快多了。
因為翻譯這種著作,隻需要準確和流暢就足夠了。
他不僅流暢清晰的翻譯這本書的每一章,而且在每章之後,他都準備有一個評論。
在翻譯文本之前,他還寫了一個自己的序。
這個序言的中心意思,就是現代編程語言的前世今生,一直寫到現在的這個c語言。
在序言裡他還提到,他已經注意到c語言在編譯方麵還不夠完美。
未來在c語言的基礎上,還有完善並引入高級功能的餘地,會大大提升了應用程序的編程效率。
這個高級功能,就是幾年後引入並擴充了麵向對象的概念,發明了—種新的程序語言並將其命名為c++。
當然他在序言中對這個完善並沒有細說,這個工作他準備自己來做的。
這個序言他首先遞到了計算機係,並發表在相應的學報上。這是他第1次作為學生在他們學校的學報上發表類似於學術論文這方麵的文章。
他這個英語專業的研究生,第1次在學校發表學術方麵的文章,居然發表的是關於計算機語言方麵的文章。
在他們英語專業的幾位教授的驚詫目光下,他又趕緊寫了幾篇關於英語語言學方麵的小文章。這些實際上他早就可以寫了。這幾篇英語方麵的文章也發表在他們係的學報上了。
經過了一周左右的時間,他的這部翻譯作品已經完成了將近三成的工作了。
11月底的最後一天,李賦寧老師回來了。
當晚,季宇寧去李老師家向他請教問題的時候,李老師很高興的說起這一個月來的出差經曆。
“我1946年出國和1950年歸國都是乘海船,這次出國是首次乘坐國際航班波音飛機。
我們做的是法國航空公司airfrance的飛機。是波音747,是那種寬體的飛機。
法航據說是兩年前就已經開始飛超音速協和飛機了,那是兩倍音速的飛機,好像從巴黎到紐約隻要飛三個多小時就到了。”
季宇寧這位前世每年坐飛機都要至少飛上二十多萬裡程的空中飛人,裝模作樣的問起李老師乘坐波音國際航班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