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部和南海影業的人,對季宇寧是異常的客氣。
拍攝電影《廬山戀》,是節前僑辦的兩位大佬已經確定的,對於他們來講,他們現在隻有好好的配合。
可以說,他們彆無選擇。
不過人家越是客氣,季宇寧表現的卻是更加的低調。
他也是同樣的客客氣氣。
但是該說的話,他是一定要說清楚的。
“吳總,咱們南海影業剛成立,以前也沒有拍故事片的經曆。
所以我想,這次拍攝電影《廬山戀》,在人員上,主要是依靠北影廠。未來劇組我準備是以北影的人為主要班底組成。
我和北影已經合作拍了四部影片了,和上影廠合作拍了一部影片,這五部影片也已經全部上映了。
導演呢,謝添有兩部,謝鐵驪和謝晉各一部。在這五部電影裡,我是從助理導演到副導演,一直到執行導演。
這五部影片在拍攝中,都有同樣一個特點,就是我的劇本遞上去以後,基本上就不修改了,不需要導演的二次創作,也就是在演員聚齊以後,或者是外景地確定以後,再做一些微調,但微調是很小很小的。
所以我想這部電影也同樣如此。
咱們的機器不錯,另外進口的彩色膠片比北影還充足,資金上我估計也比北影要好一些。”
季宇寧的話,讓對麵的吳董事長臉色也頗有一些不自然。
吳董事長就是南海影業的董事長。
也就是南海影業的負責人。
他聽出了季宇寧話裡的意思,也就是南海影業隻負責出資質,出機器,出膠片,出資金,就夠了。
如果是彆的編劇或者導演說這種話,他肯定不乾,但對麵這位,他可是得罪不起的。
上麵兩位大佬已經發話了。
而且這位的老爹,那就是僑辦這個大院裡的二把手,實際的日常管理者。
再有,這位季大才子,現在在電影界,甚至在整個文藝圈也是名聲赫赫,人家完全有資格說這種話。
所以從各個方麵來講,他都強硬不起來,他隻能順著。
季宇寧實際上是要這部電影的話語權的。
拍這部電影,對季宇寧來講,也是一個挑戰,他是頭一次以劇組老大的身份,也就是導演的身份,進行一部電影的製作。
此前他參與的幾個電影項目,在前期,他還是一個編劇,他遞交劇本以後,電影的籌備立項的整個過程,他實際上並沒有怎麼參與。直到劇組成立以後,確定他同時還是電影的副導演,他這才更多的參與進去。
現在國內一部電影的製作過程,分成3個步驟。
首先就是立項期。
1.劇本創作及攝製方案。劇本大綱在立項之前已確定,在此籌備期間應確定最終版本,並製作分鏡頭腳本,以便接下來進入緊湊的實拍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