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晉聽了,眨著眼不吭聲。
電影圈子裡確實有這麼一個規矩,那就是先來後到的規矩。
尤其是他跟北影廠那個謝導交情還特彆好,所以如果北影廠那個謝導自己要拍,那他就沒戲了。
可是呢,謝晉心裡特彆想拍這部電影《牧馬人》。
前世電影《牧馬人》就是謝晉拍的。這部電影和謝晉之前拍的《天雲山傳奇》,之後拍的電影《芙蓉鎮》,一起構成了反映那個年代的電影三部曲。這也是謝晉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了。
“其實,謝導你上次跟我說過,你想把那部小說《人到中年》拍成電影,這篇小說要改編成電影,您是第1個跟我提的。
所以啊,您可以去北影廠跟那個謝導說說,用這個《人到中年》跟他的《牧馬人》換一換。”
看著謝晉一臉肉疼的表情,季宇寧給出了主意。
他覺得這種反映現實的影片,還是謝晉最擅長的,而且謝晉也敢拍,他可不在乎什麼其他的。
而北影廠的那位謝鐵驪謝導,其實更擅長拍那種大場麵,拍那種曆史片,或者是文學性比較強的電影,比如像電影《早春二月》,像《知音》,像電影《紅樓夢》之類的。
而且北影廠對於拍像電影《牧馬人》以及《芙蓉鎮》這樣的反映現實生活比較尖銳的作品,未必敢拍。
前世,其實這兩個本子最早是在北影廠,他們後來也沒拍成。
謝晉聽了季宇寧的話,兩眼精光一閃,他眨眨眼,臉上立即浮出了滿滿的笑容。
對啊,小季說的這主意真妙。
相較於電影《人到中年》,其實,他更想拍的還是電影《牧馬人》的那種題材。
“對,小季,你這想法不錯,我跟老謝商量商量,這牧馬人就讓給我拍吧。
他們北影廠拍這種題材的電影,比我們顧忌要多點兒,所以,即便老謝想拍,也沒那麼容易立項的。”
謝晉還有一個沒說出來的理由,就是以他對謝鐵驪謝導的了解,他很有信心說服北影廠的這位老謝。
這謝鐵驪謝導的性格很溫和,文質彬彬,說話都是慢悠悠的,一點不著急。跟謝晉這種風風火火的急性子完全不一樣。
看著對麵謝晉胸有成竹的樣子,季宇寧估計電影《牧馬人》恐怕要落到他手裡了。
謝晉自己的事兒說完。轉頭看向坐在一邊一直微笑著的吳貽弓吳導。
“小季啊,嗯,今天吳導過來,是有件事跟你說,他也看中了你一個電影劇本。
那本子就是你發表在上個月我們滬上的《收獲》雜誌創刊號上的《巴山夜雨》。”
季宇寧聽了,轉頭望向一旁的吳貽弓。
吳導的神情很溫和,甚至是很淡然。季宇寧能感覺到他身上帶有一種詩人的氣質。
這位吳導現在才40歲出頭,算得上是第4代導演,後來在80年代後逐漸成為了滬上導演的代表。
前世這部電影《巴山夜雨》實際上主要就是他導的,這部電影拍的時候,他還是副導演,吳導是77年晉升為副導演,80年的時候,才晉升到導演。
所以當時拍這部電影,還有一位老導演作為總導演,那位老導演70歲了,是第2代導演。這位老導演把握大局,細節全部放手讓吳導來做,這部電影算兩個人聯合執導。
吳導說話了,他的神情很真摯,說話也是不疾不徐的。
“小季,上個月我看到你在《收獲》上刊登的那個劇本,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