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在今年的科幻雙獎的評選中,都已經進入了終選名單,這確實是好消息。
這意味著季宇寧的這篇科幻小說,將有可能在今年的雨果獎和星雲獎的評選中最終獲獎。
當然如果雙雙獲獎,那他就是科幻雙槳的獲得者了,那就更了不得了,這個年頭獲得科幻雙槳的作家可是並不多。
每年的四月底或五月初,星雲獎頒獎宴會上將公布星雲獎獲獎名單。今年星雲獎的頒獎宴會據說是在4月底進行。
雨果獎則是在每年的1月到3月間開始提名本年度的雨果獎候選名單,在4月初,宣布本年度雨果獎每一個獎項類彆的5名進入決賽者。
此後就是對這5名候選人進行投票,投票將於7月中旬結束。這時候就產生了本年度的雨果獎獲得者。
雨果獎是在每年舉行的世界科幻大會上進行頒發。
而每年的世界科幻大會通常都是在北美的城市舉行。
當然也會偶爾在北美之外的國家舉行。
季宇寧已經知道,今年的第37屆世界科幻大會將於8月23日至26日,在英格蘭的南部海濱城市布萊頓舉行。
4月2號開始,季宇寧幾乎每天都要在學校裡打卡。
他要加緊學習的進度,5月份可能係裡要單獨對他研究生第二學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所以他可是不能放鬆。
李老師作為他的指導老師,知道他現在的學習進度和他自學的速度,所以又給他布置了不少學習任務。
單是給他列出來的參考書,就是長長的一列。又是幾十本書。
4月6日,周五。
上午,季宇寧來到北影廠,和《廬山戀》劇組的一些主要人員布置他們即將去廬山外景地勘景的工作。
這次要在4月份前往廬山外景地的有:攝影師,也是這部電影的掌鏡雲文耀,還有副導演杜民,美工郝靜遠,以及作曲王銘等幾人。
之所以這個時間去廬山,是因為清明以後,贛省的廬山附近,地表已經基本轉綠,正是“雜花開樹,群鶯亂飛”的時節。比較接近夏天拍攝時候的外景了。
季宇寧自己就不去了,一是他沒時間,這段時間一直到5月份,他都不好再請假了,因為從5月中以後,可能一直到到10月份他都要請假,這期間雖然有兩個多月的暑假,但他至少也還要請兩個多月的假。
再有,就是他對廬山的風景非常熟悉,這一世他也曾經去過,而前世他去的次數可就更多了。
中午,在北影廠食堂吃過午飯,他又趕往學校。今天下午還有一節研究生的大課,這是李老師主講,所以他也不好缺席。
早上,他出門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刮起風來了。午後,京城的風力開始加大。他感覺這時候的風力,至少也得有五六級,也可能要達到7級。甚至有時候局部的風力更大。
京城的氣候特點,就是春秋多風沙。初春的時候地表乾燥,一刮起風來,滿天都是塵土。
季宇寧從北影廠騎車去京城大學,正好是往西北方向騎。
他騎車頂著迎麵的風沙,風越來越大,騎起來頗為費勁,而且更討厭的是風裡帶著的沙塵和土粒,不斷的打在他的臉上。
季宇寧記得,小時候看過老舍先生的文章中曾這樣描寫京城春天的風。“京城的春風似乎不是把春天送來,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
老先生這個描述真是貼切,他感覺,今天的風,不僅要把春天吹跑,就連春天裡的人也要吹跑了。
到了學校宿舍,他趕緊先去洗把臉,然後帶著書包就直奔俄文樓的階梯教室。
上完課,看看時間還早,季宇寧回到宿舍。
一進宿舍門,他就看見了《京城文藝》的編輯章小地主。另外陳見功也在,還有小查、小平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