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門,季宇寧就看到自己那幅字確實掛在了一處非常顯眼的位置。而且周圍還圍了不少人,正在欣賞和品評。
這幅字兩邊,還有一些京城大學著名教授的字,像那位李會長的字,以及吳組緗,吳小如的字,還有朱光潛老先生的字。
季宇寧走過去,看見正圍著他那幅作品的幾位老師,他都認識。
有中文係的副主任朱老師,朱老師是古文字學家,而且還是文理兼修的。
還有王力老先生。老先生是古漢語專家,號稱一代雕龍手。但老先生既雕龍,也雕蟲,文字上也在行。
王老先生旁邊,是歲數最大的朱光潛老先生。這是他們西語係的。
還有兩位,都是吳先生。一位是吳組緗先生,還有一位是吳小如先生。這兩位都是中文係的。
老師們也看見了季宇寧。
先是朱老師主動和他打招呼。季宇寧趕緊上前招呼幾位老師。
朱老師就是前年77年高考京城大學負責招生的。當年季宇寧的檔案,就是朱老師拿到京城大學的。
另外朱老師也是明州人。也算是季宇寧的同鄉老前輩。
“可惜唐先生年初去世了。
咱們中文係的裘老師是專研甲骨文的,他是那位胡先生的弟子。
這幾個字到時候也可以問問他。
要是香江那位饒選堂先生來京,也可以請教一下他,在歐洲有沒有見過這幾個字。”
朱老師是專研戰國文字的,他看到季宇寧甲骨文書法裡有幾個字也拿不準,正在和王力老先生探討。
看見書法的作者來了,朱老師趕緊請教。季宇寧很不好意思的答疑,不過他的回答還是難以儘解。
朱老師說的胡先生,就是去年新出的《甲骨文合集》的作者。而那位饒選堂先生,則是甲骨四堂之外的第五堂。
這個年代的甲骨文研究,像滬上的複旦,粵省的中山,還有東北的吉大,都是比較出名的,反而是京城大學在這方麵比較一般。
季宇寧這篇字裡麵有幾個甲骨文字,這個時代還在考釋中。
季宇寧現在寫出來這幾個甲骨文字,他不是以學者的角度寫出來,他更多的是從書法家的角度來寫的。就像這個時代複旦的王蘧常老先生寫自己的章草一樣。
王力老先生微笑不語。這位老先生永遠都是一副笑模樣。
剩下三位老師,都是對季宇寧那個落款和注釋的小字的書法感興趣。
兩位吳先生的真楷都是很有功力的。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書法家。
而朱老先生的字則是書卷氣十足。十分耐看。
這幾位先生對季宇寧的楷書評價很高,認為清雅秀勁,深得唐人筆意。
“季宇寧啊,這幅字我很喜歡。
送給老師好不好?”
朱老先生指著牆上的字,一臉笑眯眯的說。
“老爺子,你拿走好了。不過我也很喜歡您這幅字。”
季宇寧也是笑眯眯的指著朱老先生那幅字。
這可不能吃虧。
老爺子開了個頭,另外幾位老先生也想要他的字,所以季宇寧又換得了幾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