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寧聽了會上的通報,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前世那個中影集團的雛形已經基本形成了。
下個月,即將更名為“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的這家公司,就是未來中影的母公司。
1992年,這家公司又更名為“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
1995年,更名為“中.國電影公司”。
1998年,以中.國電影公司為集團母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等公司作為子公司,電影頻道作為其他成員單位,共同組建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形成影視產業的全產業鏈公司。
2010年,中影集團又進行了股份化改造。
2016年,中影集團正式上市。
季宇寧想想前世他穿越的時候,那個手握電影獨家進口權,掌握著國內的發行和院線的巨無霸,現在好像才是剛剛起步。
他估計未來如果他出去發展,他也一定會發展電影。
國內的這個中影,他肯定會經常打交道的。
尤其是中影旗下的那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
影協開完會,緊接著又是作協開會。
11月26日,周一。
季宇寧出席了全國作協主辦的《高山下的花環》創作研討會。
在這次研討會上,除了有他這位作者之外,在京的大部分作協理事也都參加了會議。
大家一致認為這篇小說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不掩飾和回避矛盾。
這是小說的作者季宇寧同誌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所致。
這也使得小說《高山下的花環》能夠成為一篇散發著永恒魅力的經典作品。
研討會結束後,李季悄悄的把季宇寧叫過去,問道:
“小季啊,你前幾天,就是這月下旬,在《人民音樂》雜誌上發表的那首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有的人說,你這首歌是讚揚那個大包乾的。
說你這首歌有問題,說你小子這思想從根本上就有問題。”
季宇寧在文代會期間,就已經把那首前世誕生在1980年春天的那首著名的包產歌寫出來了,並交給了到會的《人民音樂》雜誌的編輯。
《人民音樂》雜誌已經在11月20日發行的這一期上,把這首歌刊登出來了。
這首前世代表80年代初那個時代的歌曲,已經提前誕生了。
“李老師,誰說的?您看我那首歌的歌詞裡說了讚頌大包乾了嗎?有大包乾的三個字嗎?
有些人啊,就是見不得彆人好,就是見不得彆人都能吃飽飯。”
季宇寧其實心裡也明白,這首歌提前誕生,就會有提前的風險。
前世這首歌誕生的時候,那些爭論已經有些眉目了,就是支持的人更多了,所以當時問題不大了,但這個時候還不行,所以他堅決不能承認。
不過,他也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人跑到組織那兒,給他潑臟水。
這年頭總是有壞人啊。而且這種人還真不少。
“你小子呀,我跟你說的意思就是,彆跟彆人說,你這首歌是寫的大包乾。
現在爭論很激烈的,很多報道都隻能是內部報道,我們這段時間都是看了一些內部的消息,公開的還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