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季公子的《香江好聲音》,那個節目,現在好像報名的人好多的,你和愛芳還得抓緊時間啊。”
阿梅,就是現在還不滿18歲的梅燕芳。
說話的,是她的母親,梅媽。
“我聽說,那這段時間,《麒麟日報》每天剛剛午飯後,就都賣脫貨了。大家都是為了那個報紙上的這個節目的申請表。
廣播道麒麟電視台,還有那個中環的麒麟日報社,每天去報名排隊的人很多的,所以還得早點去啊。”
梅媽說這話的時候,一臉熱切。
“阿媽,報名的人那麼多,我怕不行啊。”
這個時候的梅燕芳,總有一些不自信,她這個不自信,不完全是擔心自己的唱歌水平。
她是擔心自己那個歌女的身份。
她4歲的時候,就和姐姐到外麵賣唱,為家裡掙錢。而她兩個哥哥根本不用承擔這樣的家庭重任。
梅媽是非常的重男輕女的。而那兩個哥哥也是非常的沒出息的。
她在上中一的時候就輟學了,因為很多同學都叫她小歌女。
在香江,歌女這個稱呼,是很有侮辱性的,幾乎和妓女是劃等號的。因為在30年代,香江當局曾經搞過禁娼,很多人都轉行去賣唱,成為歌女。
阿梅輟學以後,一直到現在,基本上都是去歌廳酒吧賣唱,當然是和她姐姐在一起。
前世梅燕芳是因為1982年參加無線tvb下屬的華星唱片舉辦的首屆香江新秀歌手大獎賽出名的。
她拿到了這屆大獎賽的第1名。
當時參賽前,她就不自信。她不願意參加,還是華星唱片的黎小田多次鼓勵她。最終她才去參賽的。
那時梅燕芳主要是擔心人家知道自己歌女的身份。阿梅的性格,就是特彆的要強。
“阿梅啊,這可是一個好機會,那麼多人都要爭取的。
拿到這個好聲音節目的第1名,那個季狀元會給寫一首歌,那叫足以受益一生的歌。
我看那前一段《麒麟音樂周刊》裡登了,人家季狀元在日本寫了一首歌,在北美寫了一首歌,這兩首歌加起來,這段時間幾個月的收益,就超過了1,000萬美元。”
季宇寧去年下半年在日本發行的《習慣孤獨》,以及在北美發行的那首《say,saye》,已經成為這兩個國家的國民歌曲,僅僅兩張唱片的發行量加起來,就已經超過了幾百萬。
“而且啊,拿到這第1名,還可以簽約麒麟唱片。季狀元就是麒麟唱片的老板。
你看無線tvb的邵老板,現在也在搞一個新秀歌手大獎賽,那就是以前的青年歌手比賽。
可是呢,華星唱片在銅鑼灣利舞台那邊的報名處。報名的人據說寥寥無幾,人家都不去那兒。
我看啊,現在香江,就算寶麗金,也不能跟季公子的麒麟唱片相比了。”
在麒麟電視台開始舉辦《香江好聲音》節目的同時,無線tvb也開始借助旗下的華星唱片要舉辦一個新秀歌手大獎賽,這個大賽比前世提前了一年,但隨著《香江好聲音》節目的火爆,那個新秀歌手大獎賽變得無人問津。
邵老板無奈之下,隻得推遲到明年。這居然和前世又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