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無線tvb是1984年在香江股票市場上市,1985年無線電視的股票,成為香江恒生指數的成分股。
這樣,後來無線tvb就成為香江電視業的標誌性企業,它在香江人的口中,是被稱為“大台”的。
最好的時候,無線tvb的市值是達到了幾百億港幣。
反觀與它同時代的亞視,卻是越來越弱。
亞視在從麗的電視台更名過來的前幾年,還出現了一個比較好的勢頭,也就是出現盈利了,那兩年每年最高的利潤達到了600萬港幣。
但很快就被無線tvb刻意針對打壓下去了。
緊接著又在87年,亞視電視台莫名其妙的著了一場大火,88年股東遠東銀行又出了問題。
隨後,亞視電視台股東的更迭不斷,就像走馬燈一樣。
亞視電視台始終也沒有完成上市,它的估值,連無線tvb市值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到2015年,電視台牌照到期的時候,政府也不同意再續展了,亞視就這樣是最後以藍屏收場的。
前世亞視的曆史,可謂是慘不忍睹。
有鑒於此,季宇寧是希望麒麟電視台能夠在短時間內在各方麵迅速壓製住無線tvb,以實現先於無線tvb上市的目的。
畢竟一家電視台成為上市公司是很必要的。
不僅可以在香江股票市場上進行融資,而且還可以大大增強其影響力。
另外可以大幅度提高電視台的估值。
這對季宇寧這個大股東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季宇寧總覺得香江這個人口隻有500多萬的城市,如果兩家電視台都把眼光集中在本地,那競爭會是相當慘烈的,那最後競爭的結果,也隻可能是一家強,一家弱。
而且,競爭的手段,也一定會是不擇手段。
季宇寧記得87年的亞視電視台的大火就是匪夷所思,其後在90年代邵老板的清水灣片場的幾個車間,那是重要的車間,也同樣是莫名其妙的著了一場大火,損失也同樣是極為慘重。據說邵氏電影五、六十年代以來的原底膠片就損失了不少。
這讓他這個老板從接手電視台的第1天,就在電視台大樓內部實行了最嚴格的消防和安全措施。
而且,季宇寧從一開始就把眼光放到了海外市場,也就是電視台的主要利潤,將會來源於節目的授權收入。這還是一種發展智慧產業的思路。
如果今年他的《好聲音節目》的海外授權收入超過3,000萬美元,那麼,他投資收購電視台的錢就幾乎全掙回來了。
這相當於是一個創意,就掙了一個電視台。
9月28日,周一。
晚間的黃金時段,麒麟電視台的新拍電視劇《大俠霍元甲》正式開播。
這個開播時間和前世是一樣的。
同樣,這部電視劇播出之後,就在整個香江引起了巨大反響。
收視高峰的時候,幾乎達到了萬人空巷的地步。
這部電視劇前世就是1981年香江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
這一世也是同樣如此。
季宇寧知道,大約就在一年半以後,這部電視劇將會成為首部從香江引入到內地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