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知道在這個時候,華夏的窮,是非常驚人的。
估計沒人相信他口中所說的一切。
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未來幾十年後一定會證明他今天所說的一切。
“那麼未來的世界會如何呢。
未來的世界,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科技的發展。
80年代以後的科技的發展速度,會超出所有人的預想。它的速度之快,是之前數千年都不能相比的。
科技發展最顯著的,就是信息技術的發展,未來的時代,將會是信息化的時代,將會是數字化的時代。
比如信息化時代的核心,就是信息即時共享。信息的網絡化,還有大數據的技術,會真正把我們帶入數字化網絡時代。
……”
季宇寧沒有說的太多。
80年代末期才發明的互聯網技術,對於80年代初來講,互聯網流媒體時代,就有一點兒科幻的成分了。
“四年前,在開學典禮上,我唱了一首歌,歌的名字叫《江河萬古流》。那是對未來華夏重新崛起的一種自信。
今天在畢業典禮上,今天是我們告彆的時候。
所以,今天我仍然想唱一首歌,唱一首告彆的歌曲。
這首歌的曲子,是一首古老的內蒙民歌,歌詞就是我今天在台上現場寫的。
這首歌,叫《鴻雁》。”
季宇寧隨即現場清唱起了這首悠揚婉轉又感傷的歌曲。
鴻雁天空上,
對對排成行。
江水長,秋草黃。
草原上琴聲憂傷。
鴻雁向南方,
飛過蘆葦蕩。
天蒼茫,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鄉。
……
鴻雁北歸還,
帶上我的思念。
……
鴻雁向蒼天,
天空有多遙遠。
酒喝乾,再斟滿。
今夜不醉不還。
……
一曲唱罷,台上台下很多老師同學的眼裡都泛起了淚光。
這首誕生在新世紀的傳唱度極高的民族歌曲,確實非常適合在今天畢業典禮告彆季的這個場麵。
季宇寧那完美的嗓音和技巧,今天也把這首歌演繹得極為動聽和感人。
畢業典禮後,季宇寧又和學校的領導們老師們探討捐贈事宜。
此時京城大學還沒有專門負責捐款使用的部門,也沒什麼人來捐款,季宇寧差不多屬於最早捐款的人。
“張校長,關於捐款的用途,我有一些想法。
嗯,首先我想就把今天咱們開畢業典禮的那個大飯廳拆了。”
季宇寧覺得這個像廠房一樣的大飯廳太簡陋了,今天他們這些畢業生來的時候,還是拎著凳子來的。就像4年前開學典禮的時候一樣。
而且,每次開會做報告,包括看電影,大飯廳裡,都能聞到一股飯菜味兒。
他今天在台上發言的時候,甚至能分辨出昨天食堂吃的是什麼。嗯,好像吃的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