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的青浦大觀園,是去年上半年開始動工修那個怡紅院。
我們看看也許可以跟他們合作,將來把青浦大觀園作為拍攝的外景基地。比如元妃省親的那個外景可以放在那兒。
他們的施工還需要一段時間,估計得有幾年,我們《紅樓夢》電影和電視劇的籌備期,估計也得有好幾年呢。”
《紅樓夢》電影和電視劇的劇組,已經基本成立了,製片人是汪廠長和季宇寧。編劇是季宇寧,謝鐵驪,謝逢鬆。導演是謝鐵驪和季宇寧聯合指導。
劇組的所有成員和演員都是內地的,實際上季宇寧這個投資者這時候拍《紅樓夢》這種大製作,真的是挺合算的,所有的人工幾乎是不花錢的。
前世北影廠,是1983年開始進行劇本的改編,直到1987年才開機拍第1部和第2部,然後停了一段時間,又拍後四部,才把6部8集拍完。
當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資金問題,開機前北影是花了一年的時間修建榮寧街。
季宇寧覺得這一世紅樓夢真正開機,估計要兩三年以後,因為這個時候像陶慧敏才16歲,而演寶玉的演員才14歲,演寶釵的傅藝偉是18歲,季宇寧還想用這幾個演員,他覺得恐怕沒有比她們更合適的。
等到演寶玉的那個演員滿16歲了,應該就差不多可以開機了。
另外前世這部電影的拍攝地,除了京城北影院裡的攝影棚,外景地是在蘇城和杭城,並沒有去京城的那個大觀園。
他對京城那個大觀園也無感。他現在暫時也不考慮在京城投資修那個大觀園。
《紅樓夢》的籌備工作,按照季宇寧的計劃,開始按部就班進行。
與此同時,他的另一部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劇組,也在北影廠成立了。
張一謀已經借調到了北影廠。
老張同誌這幾天來,每次見到學校的同學,總能從他們的目光中,感受到那種羨慕。
他覺得自己真是走運,他進入學校的時候就是靠著幾位素昧平生的領導幫助,如今馬上要畢業了,居然又有這麼一個難得的好機會。
他們宿舍的幾位室友都在說他總有貴人相助。
季宇寧作為導演已經詳詳細細的把他的拍攝理念,跟這位年輕的掌鏡進行了溝通,很快,張一謀就要跟著副導演一起去外地選拍攝地了。
4月16日,周五。
複興門,廣播大院,中央電視台。
“楊導,咱們這個西遊記的拍攝資金800萬已經到賬了。
劇組的所有器材,包括那些升降機,導軌,還有最新的日本的攝像機,很快也要到位了,而且我們劇組攝像機要有三台,可以分三個機位。
另外,關於那個威亞吊鋼絲,我會從香江麒麟電視台派一個團隊來指導咱們如何做。
還有,就是後期製作的電腦特效,包括硬件機器和軟件,也會提供給咱們劇組,這是從好萊塢弄來的。”
“哎呀,小季,你這可真是及時雨啊。我這個月初剛采景回來,就聽說來了大金主了,原來咱們電視台隻肯先撥100萬,而且各方麵的器材也沒有。”
“劇本的分集大綱我也做出來了。這是40集的大綱。具體的每集內容還需要編劇組來做。
另外片頭的主題曲,片尾的主題歌,也都由我來做。
那個片尾的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我已經寫好了。到時候由我來唱。
嗯,片頭我們用電影膠片拍。”
對麵的楊導聽了,滿臉都是笑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