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過程中,劇組楊導您這個導演說了算。我這個製片人隻是掛名。”
季宇寧是這部電視劇《西遊記》的編劇之一,而且還是製片人。
“我的要求是用三年的時間拍成40集的電視劇《西遊記》。”
前世電視劇《西遊記》是從82年開始拍攝,到88年拍攝完成,5年多的時間,一共拍了25集。
《西遊記》於1982年7月3日開機,同年10月1日播出試播集《西遊記試集:除妖烏雞國》。
1986年春節期間,央視連續播出前11集。
1988年2月1日,25集《西遊記》全部播出。
82年的時候,中央電視台給電視劇《西遊記》的預算是投資300萬,結果沒拍完,錢已經花完了,後來是從其他地方化緣得來300萬,這25集是一共花了600萬。
到90年代末期,又拍了15集的續集。
劇組當時的條件很艱苦,隻有一台老式的攝錄分開的攝像機,而且劇組沒有導軌,沒有升降機,拍一個長鏡頭,要爬一天的山,到山上去拍,一天才拍一個鏡頭,所以拍的非常慢。
另外劇組的技術條件也不具備,比如首先要解決如何“騰雲駕霧”的問題。當時劇組還不懂什麼叫威亞,還是楊導專門派人去香江學這個威亞吊鋼絲,結果人家還不教,隻有自己來摸索。
另外也沒有電腦特效。整個電視台,隻有一個老式的後期處理機器ado特效機,還沒有軟件。
“楊導,演猴子的演員還沒定啊?”
“嗯,小季啊,就為了挑這個猴子,可是夠折騰的,從京城折騰到內蒙,在京劇圈裡挑了個遍,還是不行。
要麼就是堅持一定要勾臉,像京城京劇團李萬春他就說不勾臉不能演。還有就是調不出來,那演猴戲的都是台柱子,根本抽不出來。”
“楊導,我覺得京劇的猴戲是過於程式化了,嗯,而且它是全勾臉。
反而是南方浙省的紹劇猴戲演員的表演更為生活化,而且不是全勾臉,臉上的表情更生動,也更容易讓人接受。
我以前看過紹劇那個六齡童的演出。不僅看過他的台上演出,也見過他卸妝後的照片,我覺得他的形象不錯。
楊導你可以聯係聯係,看一看。
我聽說六齡童的兩個兒子也演猴戲。這兩個兒子的歲數倒是合適。
而且他有一個兒子,好像是浙省昆劇團的武生演員,前兩年還拍過電影,就是那部《阿q正傳》,嗯,我好像有印象,他演那個夏瑜,形象還挺不錯的。
正好你們這次馬上還要接著出去采景,順便去看看。”
前世演孫悟空的六小齡童,是5月份以後才進組的。
說著說著,季宇寧注意到,楊導的眼神不時落在他的頭頂上。
“小季呀,你這個形象挺適合演唐僧的,比汪嶽強,汪嶽還是不夠漂亮,而且臉還有點兒黑。”
季宇寧這時突然感覺頭頂有點兒涼颼颼的。
“唉,你們家小朱其實扮古裝是最好的。
前幾年那個春節聯歡晚會,小朱的那個扮相我印象特彆深。好像還真沒有人能超過她。”
嘚,小朱同誌叫楊導念念不忘,估計這女兒國國王快要上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