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季宇寧的專機抵達了威尼斯馬可波羅國際機場。
他將參加9月4日至9月15日舉行的第46屆威尼斯電影節。
他是這一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評審團主席。
在機場,他見到了電影節藝術總監比拉吉以及選片總監馬可穆勒。他覺得意大利人比年初的時候戛納電影節的法國人要熱情多了。
法國人一般比較高冷,而且天性就和好萊塢的大佬不對付。
在戛納電影節的曆史上,往往那些針對好萊塢的電影,更能獲得大獎。
等到了麗都島,他見到了另外8位評委,這次評審團的氣氛,也比5月份的戛納要好得多,所有的評委見到他,就像老朋友一樣。
58歲的好萊塢著名攝影師納斯托·艾爾孟德羅斯,他是西班牙巴塞羅那人。
納斯托憑借電影《克萊默夫婦》,《青春珊瑚島》《蘇菲的抉擇》,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的提名。
季宇寧前幾年為巴塞羅那舉辦1992年奧運會,創作了一首全世界都稱讚不已的奧運主題歌。這個時候,所有的巴塞羅那人,包括那位薩馬蘭先生,都對他非常感激。
50歲的意大利人普皮·阿瓦蒂,他是專門拍喜劇影片的導演。他此前曾經加入樂團擔任吹奏爵士黑管手。
所以他對於季宇寧這位大導演,和著名的吹管樂器演奏者和作曲家,非常的欽佩。
46歲的德國著名演員克勞斯·馬利亞·布朗道爾,他就是電影《靡菲斯特》的主演季宇寧和他曾經在電影節上同台競技過,因此也是熟人。
56歲的法國男演員丹尼爾·海曼,這是評審團中唯一的一個法國人。而且這個法國人還沒什麼名氣。
49歲的希臘女作曲家,著名的電影配樂,艾蓮妮·卡蘭德若。ariangeaeato,她也是音樂人。
剩下的,就是來自好萊塢的北美演員和導演大衛·羅賓遜,約翰·蘭迪斯等人。
在其後的十幾天,小季同誌開始每天固定時間觀看參賽影片,除此之外,他仍然是從事自己的創作工作,包括那部在戛納沒有寫完的法語小說《朗讀者》。
這本小說快要寫完了。
9月12日。
主競賽單元的評審團,開始進行最後的評獎工作。
季宇寧作為評審團主席,自然是召集人。
前世,就在這一屆威尼斯電影節上,誕生了第1部獲得金獅獎的華語電影。
當時的威尼斯電影節選片總監馬可穆勒,後來曾回憶謝晉這一次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的經曆,他說:
“1989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如果謝晉不是評委,那麼侯孝賢的那部電影就不會得金獅獎。因為其他國家的評委理解不了電影裡那個地方在那個時期的社會背景,他們隻能看出這部電影的手法很高妙,但還是需要有一個華夏來的老前輩、電影界的權威人士,來告訴他們其間的真正含義。”
季宇寧可不準備像前世謝導那樣,為海峽對岸的這些人做嫁衣裳。
因為那個地方的人簡直太渾了,雖然這位侯導人還是不錯的,很溫文爾雅,很低調,很客氣的一個人。
但是他待的那個環境不行。
這位侯導和後來的楊德昌等人,並不是那個地方的主流的導演,現在主流的導演,代表人物是那位姓朱的導演,也是一個很渾的人。
那個環境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怎麼樣。
不僅導演如此,演員更厲害。而且很多人都有社團的背景。
前世在季宇寧穿越的時候,在新世紀,那個地方的人評選華語導演,把所有這個島上的導演,都放在前麵,這位侯導是排在第1位的,而把內地的所有導演,全都放在很靠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