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裡照夜愣了一下,突然好奇問道:“你三妹,也參加文試了嗎?”
楊宛容重重點頭:“自然,她在榜上四十名呢。”
百裡照夜眼波一動,更加奇怪了:“她幫了你,你便考中了榜上前三,那她為何才隻是四十名呢?”
“你的意思是?她在藏拙?”楊宛容隻是莽撞容易衝動,可人卻一點都不笨,再有了百裡照夜的點撥,她瞬間便想通了始末,可又有些迷糊,疑惑不解的問道:“可是,她為什麼要藏拙呢?參加了選秀,卻又藏拙,這不是瞎子點蠟白費功夫嗎?”
百裡照夜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頜:“或許,她並不是本著入宮為妃去的,而是衝著覓得佳婿去的。”
楊宛容的心神一動,自己這個一向不顯山不露水的三妹,倒是很有些自知之明。
“那,三日後的才藝比拚,會有很多人看嗎?”楊宛容問道。
百裡照夜慢條斯理的給楊宛容遞了一盞茶:“當然,你這幾日都關在宮裡準備文試,肯定對外頭的情景一無所知。”他微微一頓,含笑道:“外頭對這次的選秀大會的事情都傳瘋了,許多原本留在京城的官宦人家,這幾天都趕到了鳳凰山,都是為了來湊這個選秀的熱鬨的,其中不乏是打著相看的主意來的人家,你想想,一百多個姑娘,總不能都入宮為妃吧。”
楊宛容頓時恍然大悟。
第二日晚間,行宮外就開始忙碌起來了。
這次選秀,是景帝登基十幾年來的頭一次,人數眾多,遴選繁複,引起了滿朝震動和關注。
所有人都緊繃著心神,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進入才藝比拚的共有一百零八人,李敘白斟酌了幾日,製定了大虞朝從未有過的全新的比拚內容和遴選規則。
比拚時間長達三日,而比拚的內容分為了琴、舞、棋、書、畫、茶、繡、香、花和廚十個大類。
其中繡和茶為兩項必考項目,棋、香、花和廚四項為抽考項目,琴、書、畫和舞四項為選考項目,分值各有不同。
才藝比拚的第一日,所有人除了要參與必考的繡藝和茶藝兩項之外,還有按照這兩項的總分數的排名,抽簽決定第二日的抽考內容。
天光初亮,行宮外已經熙熙攘攘的擠滿了人。
行宮前的空地上連夜築起了一圈圍欄,圈出了比拚賽場的範圍。
賽場之內整整齊齊的擺了一百零八張桌椅,每張桌椅上都寫著一個數字。
這個數字正是文試遴選的排名,但這位次,卻並不是按照這個排名來排列的,而是打亂了順序。
而賽場的最前麵,擺了一排十張桌椅,每張桌子上都放著一個牌子,上麵寫著一個名字。
據說這是今年才藝比拚的十個考官,分彆對應才藝比拚的十個大類,俱是久負盛名,驚才絕豔之人。
這些人都極其的清高自傲,單憑李敘白這個素有紈絝之名的新貴,是請不動的。
皆是李敘白和兩名翰林學士經過一番仔細斟酌商議,將考官名單呈給了趙益禎,繼而由文太後下了懿旨,征招而來的。
奉了文太後的懿旨,前來擔當才藝比拚的考官,這可是天大的榮耀,正是明白的告訴了天下之人,他們這十個人,才是真正頂尖兒的強者和典範。
景帝,兩宮太後,皇親國戚和朝中重臣都坐在行宮的二樓觀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