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是想做齊王,
漢朝也願意替他行當年周天子冊封田齊太公之事。
正好,
呂鵬是薑齊之後,如果登位為王,也算替當年被活活餓死在海島上的齊康公,“複九世之仇”了。
……
“所以,你打算什麼時候登基呢?”
東瀛島上,
鹹魚的水伯乘著水流,來到已經生出不少白發的呂鵬麵前。
當年還有些驕傲隨性的少年郎,在經曆了朝堂的磨練後,看上去要嚴肅冷漠了許多。
但在年少的玩伴,以及能夠庇護一方水土,使其在風浪頻繁、資源匱乏的東瀛之地,獲得穩定豐收的鬼神麵前,呂鵬還是會鬆開眉頭,流露出幾分當年的神態。
畢竟,
時移世易,
他的朋友已經越來越少了。
“我還沒有足以稱王的功績,所以還要再等待機會。”
聽到水伯的話後,呂鵬並沒有擺出一副“忠臣”的態度,指天畫地的發誓自己絕沒有篡逆之心。
他隻是很平靜的告訴對方,“我雖然有薑齊的血脈,可時隔數百年,還有什麼說服力呢?”
“何況當年田氏代齊,耗費了數代人的精力,使得民心順從,根本穩定後,才能逼迫康公退位。”
“我何德何能,可以居於上位,而不擔心後果呢?”
呂鵬征夷大將軍的身份,是通過政變得來的。
在那位荒唐到親近倭人的齊王因為喜愛魚膾,而腹中生蟲,在鑽心疼痛中去世後,早就在私底下串聯好了同夥的呂鵬,果斷的采取行動,讓東海沸騰,讓齊國燃燒了起來。
他廢掉了齊王臨死前立下的繼承人,擁立了另一位年幼的王子,自居攝政。
隨後不久,
小齊王冊封他做了征夷大將軍,令其開府治事,並賜下了“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等等特權……
但這一切
已經讓呂鵬感到不安了。
他知道,
自己在齊國內部雖有一定的聲望和功績,但還不足以獲得這樣的待遇。
當年那些人之所以尋找到呂鵬,也不過是想要一個既有衝勁,又有實力的帶頭人罷了。
等到齊王的亂政得到糾正,小齊王成為他們的傀儡後,
這些人便飄飄然起來,認為呂鵬應當感謝自己的擁戴和推舉。
呂鵬對此,心裡是知道原因的。
拔苗助長,即便有所成效,但根基淺薄,又怎麼能抵擋得住風霜雨雪的侵蝕呢?
未來又怎麼會壯大長久呢?
所以,
在當上征夷大將軍開設幕府之後,
呂鵬小心謹慎,開始了屬於自己的集權之路。
他向北征討那些可恨的倭人,奪取更多的土地,並製定明確的法令,將倭人作為奴隸——
這些一旦被馴服,便會顯露出莫名狂熱的蠻夷,天然是為諸夏君子做奴隸的好來源。
隻是他們的野性,讓馴服他們的過程,顯得有些難度。
不過沒關係,
呂鵬對倭人的厭惡和排斥,讓他在馴化這些類人生物上,有的是手段和力量!
他用“倭人非人,乃牲畜也”作為理由,從中原引進了先進的劁豬技術,對其進行嚴格的絕育工程,然後再把倭奴作為東瀛特產,出口到漢朝。
漢朝的貴人們對這些來自海外的,身材低矮的奴仆,頗為好奇。
秉持著“物以稀為貴”、“彆人沒有我卻有”的原則,
齊國對漢朝的出口貿易,在這些年裡得到了增長,為齊國開辟了新的財源。
這讓齊人拓土攘夷的動力,也變得更加充足了。
但僅僅針對倭人,隻能讓呂鵬鞏固自己的地位,做個名實俱在的大將軍。
他還需要更大的功績,才能夠推翻田齊的宗廟,重立薑齊的社稷。
“我聽說吳國近來對漢朝不是很恭敬,我打算出兵征討它,以示對天子的尊重。”
呂鵬這樣對水伯說道。
聞言,鹹魚在水麵上翻了身:
“啊?”
“你要搞尊皇攘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