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世民熱血沸騰,仿佛一下年輕了二十來歲,又回到了那個讓他憧憬、向往的年代。
這個張玄素太可恨了,到了此時還在與自己唱反調,不給他點顏色看看,他真的以為我李世民是病龍?
一念及此,李世民的看著張玄素的眼神已經悄然變化。
張玄素就是頭鐵,本來還想再說點什麼,可是看著李世民的那張苦瓜臉,他此時也在猶豫、掙紮。
張玄素知道,從魏征去世之後,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製約李世民,更沒有人能勸說李世民。
他雖然也是以直臣出名,經常給李世民納諫,可是與魏征比起來,還是要差距不小。
此時看著李承乾等人要亂來,他這個諫臣當然要為大唐帝國全力以赴地納諫。
想到了這裡,張玄素還是站了出來,衝著李世民微微拱手,朗聲繼續諫言“聖人,微臣認為這個蒸汽機推廣沒有錯,經過了實踐,眾人都認可的事兒,可是火車的話,微臣堅持暫時擱淺,步子不能邁得太大了。”
張玄素仍然是繼續選擇直言勸諫,不管如何,他既然是在朝堂上,又是言官,就不能不管不問,他還是要堅持下去。
李世民暴怒,直接抓起了桌子上的水杯就準備往下扔去。
二鳳也很鬱悶,之前有魏征,他的朝堂處處被掣肘,如今伴隨著魏征的離去,他當然想瀟灑幾天,自己做一做主。
可是這個張玄素就是一根筋,頗有魏征的樣子,一直都是針鋒相對,這對於李世民來說,此時已經開始不能容忍。
隻見李世民,把桌子上的水杯抓起來之後,就準備狠狠地扔向張玄素。
正在此時,李承乾急忙站了出來,看著李世民開始建議了起來,“父皇,不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兒臣的恩師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李承乾說著,快速地挪動著身體,儘管不是太方便,但還是極力護住了張玄素。
哪知道張玄素卻是不領情麵,隻是迅速地跑到了李承乾的前麵,看著李世民把胸脯一挺,眼睛一閉,繼續挑釁,“聖人,微臣就是這個脾氣性格,如果您覺得微臣做得過分,您現在就把微臣殺了吧。”
張玄素一邊說著,一邊還把脖子給伸了出去。
這不僅僅是頭鐵了,此時的張玄素心還鐵,絲毫不顧李承乾的情麵。
本來事情已經開始緩和,他隻要順著梯子往下爬,哪怕是默不作聲,事情也會變得簡單起來的,可張玄素非得把簡單的事情給弄複雜了。
此時太極宮的朝堂上,大臣們的眼中都充滿了恐懼,真的是替張玄素捏上一把汗。
李世民可氣壞了,這可是對他聖人位置的極大挑釁,這更是沒有把他這個聖人放在眼裡,如果今天不給他辦了,以後在這個朝堂上,一定會出現無數個張玄素,到了那時之後,這個朝堂上,自己豈不是要被處處掣肘。
想到了這裡,李世民已經決定不再容忍。
隻見李世民,突然拽出了寶劍,大喝一聲“朕要看看你的脖子硬還是朕的寶劍快。”
李世民說著,離開了龍椅,徑直走了下來,而且是把手中的寶劍高高舉起,臉色鐵青,嘴唇都開始顫抖了起來。
這是因為氣的!
大臣們此時都嚇得大氣不敢出,他們本來也想上前去勸說,可看著已經上頭的李世民,他們都很清楚,此時聖人李世民已經上頭,什麼勸說都已經無濟於事。
看來,今天的這個太極宮的大殿上,一定會血流如注,一定會有人碰得頭破血流不可。
程咬金也是嘗試著準備上前去勸諫李世民,但用眼角的餘光看去,李世民那一身的怒氣,他已經知道了結果。
此時他再上前也是無濟於事,不會對事情帶來任何的轉機。
程咬金挪動了幾下腳步,但還是猶豫著沒敢繼續往前移動,不過他還是要為自己的同僚做最後的掙紮,希望能夠得到一絲的機會。
“聖人,不可!張大人也是一心為國為民。”
程咬金直接驚呼了起來。
李世民隻是愣愣地瞅了程咬金一眼,沒有理會,舉起手中的寶劍,繼續走向張玄素。
這一刻,空氣仿佛窒息了一般,一個個大臣們嚇得大氣都不敢出,生怕李世民突然震怒,牽連到他們。
雖然大唐帝國是一個法治社會,皇帝陛下不會,也不能輕易的斬殺大臣,可他畢竟是皇帝陛下,如果李世民真的斬殺了張玄素,最多也就是厚葬即可,道歉,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樣的,此時此刻,他們也不敢觸碰李世民的鋒芒。
看著李世民距離張玄素越來越近,李恪、李泰等人則是暗自歡喜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