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明覺給予的方便,祁歲安很快就將藏經閣裡的數門武藝抄了下來。
其實數量也不多,一共就七門而已,其中還有一門是祁歲安已經得到了《金剛掌》。
這玩意不受重視也很正常,道統注重的是自身的法,而非這些和他們格格不入的武藝。
但對於祁歲安來說,卻有著下一步轉換身份的好處。
比如布衣變成武者,目前這個趨勢最為有優勢。
畢竟他有古武者的前科在,隻需要道統結合古武術,成功的概率還是不小。
隻是暫時沒有拿定主意,主要是武者消耗的資源有點大啊,不是他現在能夠積累的出來的。
最少也得吃好喝好吧,然而這就和布衣有點相衝了。
布衣是平頭百姓,又有幾個能夠有錢的。
特彆是祁歲安現在渾身上下就十兩銀子,根本就支撐不了練武的事宜。
人設、扮演,是道統境界的核心標準。
所以轉換需要合理才行。
至於殺人越貨,這個倒是可行。
可他這麼做無法成為武者,隻會變成劫匪、盜匪。
這非常的糟糕。
祁歲安想要,但過程麻煩。
好在他暫時不用考慮這個問題,因為旱災已經來了。
“河道乾了,田裡的莊稼也曬死了。”祁歲安歎了一口氣,很符合老農的特征。
他運氣還算是好的,畢竟地理位置較好,差點的位置早就已經入不敷出了。
不過因為旱災的緣故,歸雲城的儒釋道三家道統之爭也陷入了短暫和平中,並且開始大肆收購糧食。
儒釋道三家道統可還沒有達到不食五穀的層次,最少都得達到第五境界的進士/羅漢/真人的程度。
但歸雲城的三家實力最強也就是第四境界,所以食物是少不了的。
特彆是打基礎的前兩個境界,所需要的食物可謂是增長了十倍有餘。
反倒是基礎打過之後,可以攝入一部分環境裡的能量來作為補充,飯量反而比尋常更少。
可問題是,前兩個境界的人員數量最多。
吃起來也是最要命的。
祁歲安的布衣境界倒是沒有這個問題,畢竟平頭百姓都很能忍。
放開吃也可以吃很多,但隻保持正常的飯量也沒有問題,隻是成長速度會慢一下。
他能夠通過攝入微量的環境能量來逐步釋放自身的潛在力量。
當然,不吃不行,畢竟人想要活下去就需要足夠的養分來作為供給。
祁歲安不是人,可求生者化身是人,他又不能直接供給能量,所以隻能吃飯了。
好在自身身份特殊,不缺這麼一口吃的。
“這個時候,給三大道統乾活的百姓就有了保障。”
“會給發救濟糧,保證最低生活水準。”
“吃飽喝足的糧食數量肯定是沒有,但是能保證餓不死。”
“反倒是平頭百姓,等到朝廷的救濟抵達,估計都得死了大半吧。”
“而且相較於有清規戒律在的三大道統,朝廷派來救災的人,就不一定會是什麼好人了。”
“克扣估計是最為尋常的事情。”
祁歲安知道,這災絕對有麻煩。
“那我應該如何從這個旱災裡完成自己的身份轉變和境界突破呢。”祁歲安思考著,很快就鎖定了一個詞彙。
遊俠。
這並不是指某些遊戲職業,而是指一些通過俠義行為,比如輕生重義、勇於救人急難的人。
當然,還有代指無賴之徒。
屬於古代的一個特殊人群的意思。
“後續有混亂,正好進行轉化身份,屆時成為遊俠,還能夠掌握高強的武藝。”
祁歲安打算把三大道統作為過渡用的武藝變成直接道統裡的一道神通。
沒有神通加持,自然是平平無奇,可要是變成了神通,那就不一樣了。
金剛掌真能金剛怒目,穿風腿確實能迅疾如風。
再配合上布衣的神通效果,命硬還能打,絕對夠強。
沒錯,道統境界的提升,其神通肯定不會消失,而是會跟著境界而有所強化,所以不用擔心會失去作用。
蓋房子哪有說蓋完二樓,就把一樓和地基全都給拆了的道理。
“遊俠不像是武者,雖說沒有辦法讓武藝變成武道,但是在靈活性上更大,同時更能符合當下的趨勢。”
武者嘛,肯定得寧折不屈才行,他的性格不太合適的。
反倒是類似於無賴之徒的遊俠,讓祁歲安更為青睞。
不過缺點也很明顯,整體實力上不如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