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的求援行為被一眾將領給否決了。
在他們看來,常陽之死,是死於他自己的自大。
本來就首戰大敗了,傳回朝廷就不容樂觀,現在你居然還要求援。
這是嫌棄自己的官路太過於順暢了嗎?
就算你不想升官,也不能擋著他們的進步吧。
最終,吳瑞也隻能放棄。
強行求援也不是不行,但是絕對會引起將領的不滿,那後續怎麼辦?
他是統帥沒錯,可隻有他一個人打不了仗的。
結果就是被大勢所裹挾了。
“大帥,夜裡應當謹防敵軍前來夜襲。”此前前去救援常陽的那名老將安謙來到營帳裡提醒吳瑞。
此時已經是亥時一刻了,吳瑞還沒有睡,依舊在皺著眉頭處理公務。
“我知道,已經安排了人戒備。”
“他們的想法怎麼樣?”吳瑞繼續問道。
在下午鬨得不愉快後,他就讓安謙幫忙去打探一下情況。
安謙算是少數幾個支持求援的將領之一,隻是他也知道形勢比人強,所以支持的比較隱晦。
活了這麼多年,自然是有他的圓滑了。
不過吳瑞也是看出了安謙的想法,這才讓他幫忙打探。
“雖有重視,卻也不容樂觀。”安謙對此也是比較無奈:“在他們看來,不過是一群得了勢的災民而已,不成氣候。”
“看來不宜冒進,隻能以圍法拖死他們。”吳瑞給出了較為穩重的打法。
他們是朝廷軍,糧草輜重根本就不用擔心,反倒是神武會,他們就隻有三座城。
再加上旱災的情況,根本就耗不過他們。
隻要能夠切斷他們對外的補給運輸,接下來隻要等就可以。
“大帥,此法雖然穩妥,可是朝堂那邊恐怕不能接受。”安謙提醒了一句。
他們隻想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而不是通過消耗取來的勝利。
畢竟朝廷需要這場勝利來作為威懾其他叛軍。
“我知道,神武會不簡單,如果冒進的話,全軍覆沒都有可能。”
“屆時局勢會更加危急的。”吳瑞哪裡能不明白,若是用來作為震懾的手段反而被處理了,結果必然是各地叛逆越發猖獗了。
所以穩紮穩打發揮自身的優勢,才是勝利的結果。
“就怕臨陣換帥。”安謙知道雙方的矛盾,那麼最好的結果就是換一個人了。
可這是朝廷和吳瑞的結果,不是朝廷和神武會的結果。
真要換一個人,真不一定能有吳瑞看的這麼清楚,到時候直接莽過去,結果可想而知了。
“此事再說吧。”吳瑞也想過,卻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安謙聽到這話,卻也跟著說道:“若是大帥被換,我也欲告老還鄉。”
朝廷要他死,他可以接受,安謙也是世受皇恩。
可得要看是怎麼死。
若是無意義的死亡,安謙自然不會接受了。
還不如辭官跑路,免得受這無妄之災。
至於說力挽狂瀾的想法,讓他再年輕個十年二十年的,那會有。
現在早就已經被磨平了棱角,自然不會有的。
他這話剛剛說完,外頭就傳來了混亂的聲音來。
“看來是神武會來夜襲劫營了,有所提前,得虧有提前布置。”
“正好,借著這個機會全殲他們,給朝廷送一份捷報來穩定朝堂局勢。”吳瑞聽著外麵的混亂,鬆了一口氣。
他就擔心今晚不來。
“大帥所言甚是。”安謙先是認可了一句,然後這才繼續說道:“可神武會之人狡詐,若是他們劫營成功了呢。”
話說到這裡,讓吳瑞也是不由得心下一震。
他不是沒有考慮過,但他們人多啊,除非神武會安排萬人以上的兵力來劫營,不然根本就辦不到。
但這都動用了萬人,那還是夜襲劫營嗎?直接就是夜間大戰了。
所以在他預估裡最多也就是五千人而已,這已經算是數量眾多。
“安老將軍也可以安心回去養老了。”吳瑞調侃了一句,真要如此,那他也沒有辦法。
換人這件事情直接就是板上釘釘,連著敗了兩次,而且前後才一天的時間,當今聖上就是再看重他,那也頂不住壓力換人的。
第一次還可以推脫到常陽自大導致的,第二次就算是再想要推脫,那也沒有好的理由了。
你可是三軍統帥,這事你不是主要責任還能是誰?拿著權利的同時自然要承擔對應的義務。
不然真就光享受權力,不履行義務還往外甩鍋,次數一多了,手底下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會離心離德的。
安謙正想要開口,吳瑞的一名親兵就衝了進來,身上有著不少的傷勢。
“大帥,不好了,敵軍敵軍太多了,最少有萬餘人,已經衝擊進了營寨裡,快逃。”親兵氣喘籲籲的說道。
這一瞬間,在場的吳瑞和安謙臉色都同時變了。
居然是最糟糕的事情,他們根本就不是夜襲,而是準備跟他們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