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太和殿外一片肅穆。
向平走出宮殿大門,迎麵一陣淩厲的寒風刺骨而來,刮得他臉頰生疼。
他不由自主打了個寒顫,下意識地將領口往上拉了拉。
臘月的汴京,寒意正濃,尤其是夜幕降臨時分,宮中更是比城中冷上幾分。
他站在台階上,深吸一口氣,望向宮牆上方已經被染成橘紅色的天空。殿內溫暖如春,殿外寒風凜冽,這溫差如同他此刻的心情——仁宗皇帝的三道旨意宛如三座大山,沉甸甸地壓在他肩頭。
“向大人,您的車駕已備好。”一位宮中小吏畢恭畢敬地上前稟告。
向平輕微頷首,攏了攏官服下擺,緩步走下台階。
他的馬車早已等候多時,馬夫見到向平出來,連忙跳下車轅行禮。
“回麒麟大酒樓。”向平吩咐道,聲音裡帶著疲憊。
“是,大人。”
登上馬車,向平掀開簾子,看了一眼即將沉入夜色中的皇宮,眉頭緊鎖。
這一次的召見非比尋常,仁宗皇帝麵容憔悴,將三件棘手大事全交予他手中,可見朝廷內憂外患,局勢已到了不得不借助民間力量的地步。
馬蹄聲噠噠作響,在石板路上敲擊出清脆的節奏,馬車穿過皇城大街,行至繁華的禦街。
夜幕下的汴京已是燈火輝煌,酒樓茶肆熱鬨非凡,街上行人如織,小販叫賣聲此起彼伏。
這繁華表象下,又有多少暗流湧動?向平望著街景,思緒萬千。
那筆失蹤的軍需錢糧,足有十萬貫之多,如此巨款無影無蹤,背後必有大勢力操控;前朝寶藏圖若落入有心人之手,後果不堪設想;至於那失傳的夜光杯工藝,表麵上看是為皇家尋找奇珍異寶,實則關係到西夏、吐蕃的邊境穩定和貿易往來。
“三個月......”向平喃喃自語,“仁宗陛下給的時間太緊迫了。”
馬車穿過繁華的禦街,拐進一條稍窄的巷道,不多時便停在了一座氣勢恢宏的三層閣樓前——這便是汴京城中赫赫有名的麒麟大酒樓,也是向平的產業。
酒樓前燈籠高掛,紅光映照著"麒麟大酒樓"五個鎏金大字,顯得富麗堂皇。
樓前已有一群人靜靜等候,為首的是一位身著湖藍色錦緞長裙的女子,眉目如畫,神情焦急,正是向平的表妹宋青荷。
她身旁站著何通、金娘、齊管事和小山子等人,都是向平的心腹。
馬車剛一停穩,宋青荷便快步上前:“向哥,可算回來了!”
向平下了馬車,看著眾人擔憂的麵容,牽強地擠出一絲笑容:“讓諸位久等了。”
“向掌櫃,陛下有何旨意?”齊管事上前一步,低聲問道,眼中滿是關切。
“先進去再說。”向平輕聲道,眼神示意四周可能有耳目。
宋青荷會意,上前挽住向平的胳膊:“向哥,先到膳房用餐吧?廚房特意準備了你愛吃的蟹黃獅子頭和清蒸鱸魚。〞
她的語氣焦灼,眼中的擔憂之情溢於言表。
向平看了一眼眾人期待的目光,輕輕搖頭:"等會再說,先到掌櫃房議事。"
眾人望著向平風塵仆仆的樣子,知道事態緊急,急忙跟在他後麵,匆匆往掌櫃房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