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花鎮有過種菜的經驗,這一次項容做起來就更得心應手了。
照舊是燒草木灰肥地,再灑一點蔬果用的有機肥,之後再播種。
菜地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條,後院東南角的那口地窖就顯得有些紮眼。
大概是強迫症作祟,把地窖旁邊的石板衝洗乾淨後,她打算把地窖裡頭也打掃一番。
之前收拾房子時,在雜物房裡看到了原主人沒帶走的梯子。
項容借用梯子下到地窖裡麵,進去了才發現洞口附近整齊地堆砌了一圈石板,應該是防止塌方用的。
項容打撈起中間深坑裡的枯枝爛葉,再把裡麵的積水舀出來。
從空間裡取出來的木桶暫時被當成了垃圾桶使用。
空間裡還有很多積攢下來的乾柴,項容在深坑旁邊生了個火堆,拿起一根引燃的木柴,把周圍都燎烤一遍,去去濕氣和異味。
地窖慢慢變成讓她還算滿意的模樣後,她提上木桶,順著梯子爬出去。
看天氣不錯,她便沒用一旁的青石板蓋住地窖口,而是就這麼敞開著,繼續通風。
悶在家裡忙了六七天後,她終於有完整的時間去探索這座城池。
不管到哪兒,先找到糧鋪總是沒錯的。
此時秋收剛剛開始,新米陸陸續續上市,價格比桃花鎮的高一些。
陳米倒是不貴,就是顏色明顯發黃,這個時空的衛生水平實在不敢讓人恭維,至少在滅鼠防鼠上沒做什麼工作。
所幸她也不缺錢,沒必要為了省那三瓜兩棗去買陳米,萬一給自己吃出什麼毛病來就太不劃算了。
嵐水城糧鋪不少,項容在不同的鋪子間輾轉。
隔幾天,就用不同的妝容與裝束出門,穿女裝還是穿男裝,全憑她心情。
從茶棚劫匪那裡弄來的銀錢首飾都讓她換成了糧食。
買大米的同時,項容也沒忘記囤一些熟食和小吃。
這裡的吃食花樣比桃花鎮豐富一些。
此時恰好又是豐收的季節,到處都在刮薑皮、曬薑。
項容買了不少曬好的白薑,回去放瓦罐裡,用空間裡的糖、醋醃製。
她以前在外婆家吃過這種糖醋的薑。
很開胃很下飯,醃製起來也沒什麼技術要求。
冬天冷了,還能煮一煮薑湯。
除了白薑,大量成熟的鮮藕也被製成吃食。
項容買了很多蒸熟的藕餅和清甜的桂花糯米藕。
每天除了打理菜地、嗬護菜苗,就是在外探索各種吃食。
項容宛如探店博主,一家家地掃蕩下來。
有烤製而成的燒餅,表麵灑了黑芝麻,口感酥脆,內餡鮮美,香氣撲鼻。
還有糯米飯團,裡麵裹了栗子和一些切好的雜菜,配以蔥薑之類的調料,吃起來也很美味。
反正比她自己做的竹筒飯好吃多了。
之前在無名山,被暴雪困住,項容沒事縮在山洞裡自己瞎做竹筒飯,做的時候信心滿滿,吃起來才發現淡一塊,鹹一塊。
她的鹽和調料沒放均勻。
奈何做已經做了,再難吃,哭著都得吃完。
光顧完了城裡的小吃鋪子,項容開始往大一些的酒樓、飯莊發展。
她沒想在這些地方大肆囤貨,荷包會承受不住的。
隻是想看看這裡有沒有什麼特色菜,她好從中汲取一些靈感,回去自己再鼓搗鼓搗,爭取讓單調匱乏的飲食變得豐富多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