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凱,靜音,聽——”
“是夫子!”
“你聽到了什麼?”
“樹落、鳥叫、人群湧動的聲音。”
“是自然的聲音。若想寫好文章,首先得會感受自然……”
小小的山間學堂內,傳來書童的讀書聲,蓋住了夫子的教導聲。
這一世,響凱家庭和睦,但沒過多久一場鼠疫席卷了他的村莊。
不知是不是神明賜福的原因,他並沒有得鼠疫,他的父母非常高興頂著最後一點力氣叫他活下去。
小小十歲的他就遇到了他現在的師父,一名好心的夫子。
夫子收養了很多無父無母的孩子,不求孩子們長大成為君子,但求他們問心無愧不做小人。
夫子家裡有數畝地,吃喝不愁,還能賣菜貼補生活。
而那些被夫子幫助過的孩子長大了也會回報他,給予物質財物之類的東西。
目前他們居住在一個大村落裡,夫子家是村裡唯一教書育人的地方。
村裡鄰裡關係和睦。
“響凱你馬上就要出村去科考了,你是我最滿意的學生,不要懈怠啊!”
“是!”響凱停頓片刻,看了看夫子眼色,“如果無事,弟子便先退了。”
夫子點頭,揮手,“去吧去吧。”
事情告一段落,響凱走在去往住所的路上,一直在想著科考的事。
當今朝代天皇重文輕武,一切與“文”沾邊的東西都會得到重大發展。
科考是平民踏入官途的唯一方法。
響凱對入官什麼的沒什麼興趣,但不入官,自己若是寫了什麼好文章又會被權臣摘了桃子。
真是左右為難!
不得已下,響凱隻能去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碰碰運氣。
而剛剛夫子找他說的就是科考的事。
他將自己對於科考的畢生研究心得交給響凱,希望響凱能夠通過科考。
回到屋內,響凱開始翻閱夫子給他的心得書籍。
“嘩啦啦”地翻書聲響起,天邊夜色漸暗,屋內不知何時點上了一盞明燈。
就這樣日升日落,反反複複。
時間很快來到了響凱前去科考的時間。
響凱拿上物資,向著自己居住了幾年的村落家人告彆。
這一年,響凱十八歲。
科考地點是位於主城的都城,不知是不是因為科考即將到來,街道上非常繁華。
長街之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大部分都人都穿著整潔的服飾,與之相比響凱身上被縫縫補補好幾次的破布衣異常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