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凱:……
這麼多年他都待在山村裡,突然來到大城市,有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既視感。
路上也有許多學子成群結隊地前往客棧。
學子們身著長袍,三兩成群,高談闊論詩詞文章,眉宇間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與自信;或獨自漫步,神情專注,口中念念有詞,溫習著經史典籍。
客棧裡熱鬨非凡,住滿了從各地趕來參加科考的學子。
響凱這次帶的錢不多,隻能挑選一些簡陋的小客棧住下。
簡陋的房間內簡陋無比,隻有一對桌椅、一張床,就連被褥都不給一床!
幸好現在還未入冬,夜晚天氣不算太冷。
此時距離科考時間還有一晚。
而響凱還在自己租的小房間內挑燈夜讀。
“治國之策、土地的分配與管理、若一片地區發生疫情該如何治理……”
就這樣,響凱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得睡著了。
一夜無眠——
辰時剛到,隨著“叮咚”一聲鐘響,科考開始!
拿到考卷,響凱整體閱覽一遍。
科考時間為四個時辰,也就是八小時。
題目總共四題,三道詳答題和一道作文題。
對此,響凱表示信心滿滿!
這些題目,夫子都針對性地總結過。
說是總結,其實也不是。因為夫子把關於科考涉及到的所有問題都做了歸納。
多而雜亂。
也幸虧響凱有前世經驗,刻苦好學,自成一套收納係統,將知識分門彆類整理好收進腦中。
響凱一邊在心裡構思好答案,一邊提筆寫字。
如何發展國土、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這個簡單!
有著遠超現代知識的響凱立馬就發現了問題關鍵。
提筆寫上“科研”兩個大字……
他不知道如今這個朝代有沒有科技興國的理念,但結合夫子給出的類似答案,他還是把這一理論寫了上去。
後麵的幾個問題無不是“如何提高農作物產量”“關於在海上行走的工具的想法”等等。
而作文題目大概意思是讓他們分析如今朝代更進一步的可能,寫一篇一萬字的文章。
響凱直接從重文輕武、發展科技方麵分析。
而重文輕武這一個話題,也是如今許多學子都心明的事實,隻不過一些有心機的人還是不想讓天皇改變現狀,便在考卷上寫上保持現狀發展農業之類的東西。
總之就是避重就輕,讓天皇的視線從“重文”上麵離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