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朱標去世的這件事情,陸煊本來想著的是,再等一段時間,然後告訴季叔和房叔。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根據曆史記載,朱元璋對於朱標充滿著期望,若是讓朱元璋突然得知這個消息,恐怕會憤怒之下將他殺死。
他也不確定,朱元璋具體的性情到底如何,想了想,他沉吟道:“此事,暫且不可記錄到書信中,送到京城,不然我擔心陛下不但不相信,反而會在震怒的情況下,殺死我等。”
“這算得上是詛咒當今太子了。”
陸煊的話,劉邦和張良都沒有聽進去。
他們兩人都已經被‘太子早就去世了’這句話,震的心緒激蕩。
特彆是劉邦,雙拳已經緊緊握住,他的太子劉盈,目前才九歲。
四年前,他立劉盈為太子。
劉盈是呂後的長子,呂後為皇後,因此劉盈才是他漢朝嚴格意義的嫡長子,他對於自己這個太子心情很複雜,既喜歡又不喜歡。
劉盈仁弱善良,是個不折不扣的君子,雖然他年僅九歲,可已經早早表現出了其包容、開闊的一麵,他愛護兄弟、敬重大臣,將自己心中的善良發展到了極致,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昔日自己為了活著,將劉盈三次踢下馬車,可年幼的劉盈並未對自己心生怨恨和不滿。
最讓他看重的,是劉盈對於治國的看法,和自己所想的如出一轍,他認同自己該讓漢朝‘休養生息’的政策,如降低賦稅,鼓勵生產,獎勵生育,放寬對商業的限製等。
在他眼中,劉盈是個合格的君王,他很喜歡。
可讓他不喜歡的點呢?那就是劉盈有些仁弱。
身為帝王,必須要仁,也要狠。
對黔首百姓仁,對官員貴族狠。
呂後跟著自己風風雨雨這麼多年走來,他清楚呂後那強勢、霸道、冷漠的性格,一旦自己先行去了,劉盈絕對壓不住呂雉,並且當今漢朝,皇後的權力無限接近於帝王。
他希望劉盈能狠一些,甚至私底下他已經暗示過劉盈了。
劉盈聰慧,懂得這個道理,可他就是無法做到自己這般心狠。
他既喜歡劉盈,又不喜歡劉盈,可最終讓他選擇一人繼承皇位的話,他第一想法依舊是劉盈。
這段時間他雖然更喜歡戚夫人所生的,年僅六歲的劉如意,在他看來劉如意最像自己,可剛剛經曆數百年戰亂的中原,經不起第二個類己的皇帝了,漢朝更適合劉盈這樣的君主,休養生息。
現在陸煊卻和他說,劉盈很快就要去世了?
劉邦的心神一顫,劉盈若早死,他該選擇誰繼承皇位?
難道不是該選擇劉如意麼?為何選擇劉盈的孩子,自己那個還未出世的皇太孫?
“陸君,我並非懷疑史料的記載正確性,我隻是在懷疑,陸君該不會是記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