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辯翻閱著來自各州的奏章,心中暗自思索著當前大漢的情況。
如今天下總共有十三個州。
這十三州分彆是:幽州,冀州,並州,兗州,司州(司隸校尉部),豫州,徐州,荊州,青州,揚州,涼州(先設雍州,後改涼州),益州,交州。
十三州內各置刺史和太守,以資望輕重為轉移。
其中幽州乃是漢室宗親劉虞所監管的,劉辯此前任命劉虞為幽州刺史。
擁有監察幽州境內各個郡守的職能,且有一定程度的行政權力。
劉虞是一個堅定的忠漢之人,這也是為何劉辯如此放心的將幽州交給他來治理。
如今幽州在劉虞的懷柔政策之下,愈發強盛起來,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在劉辯的預想之中,幽州將成為大漢的馬場和兵源之地。
幽州地廣人稀,平原千裡,極其適合養馬。
且由於幽州與北方遊牧民族很近,使得當地的百姓民風彪悍,武力充沛。
是絕佳的兵源擴充之地。
雖然因為前幾年各種災禍的影響,導致幽州蕭條了。
但是在劉虞的治理下,定會越來越好。
劉辯翻著從幽州上奏的奏章,連連點頭,“劉虞果然不負朕的期望。”
“劉虞已經在廣陽、代郡、上穀這幾個郡內單獨開辟幾個馬場,共飼養幽州戰馬約八千匹!隨著時間的遞增,這些戰馬的數量肯定還會增加的!
哈哈哈,到時候朕就無需擔憂組建訓練騎兵沒有良駒可用了。”
劉辯很是高興,將幽州上奏的奏章看完後放置一邊,接著翻閱起來自荊州的奏章。
荊州刺史乃是王叡,此人舉孝廉出身,累遷至荊州刺史。
曾聯合南陽太守羊續共同擊破趙慈叛亂,被靈帝冊封為安次縣侯,在任期間多次平定州內叛亂。
此人在剿匪方麵頗有能力,隻是在曆史上他對長沙太守孫堅多有輕視之意。
後來於189年的時候(也就是明年)被其部下武陵太守曹寅誣陷,這才受到長沙太守孫堅的襲擊,隨後吞金自殺。
想到這裡,劉辯搖了搖頭,“曆史上的明年是因為董卓那廝已經進入洛陽城,獨霸京城、欺辱天子,於是王叡想要舉兵討伐,這才遇到了後麵這些事兒,現在應該不會出現這場鬨劇了。”
“不過王叡這人雖然有些能力,可是卻沒有執政能力,不能勝任荊州刺史這個職位。”
劉辯揚了揚手中的密信,這封密報出自荊州的暗衛支部。
裡麵陳述了王叡在任期間的多條罪狀,以及他在任期間的不作為。
導致荊州之地常年發生匪患,百姓生活的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