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眉頭緊鎖,手指敲擊著桌案,“看來需要早日將這個王叡給換下來,這人白讀這麼多年的書了,執政能力竟如此差勁,
若是再讓他多執政幾年,荊州之地遲早會成為水賊的安樂之地。
那麼朕該讓誰來做這個荊州刺史呢?”
短時間之內很難想到最佳人選,劉辯隻能暫且將這件事放下。
等有了合適人選之後,再換人也不遲。
況且現在的荊州基本上是由當地的豪族把持的,以蒯(kuai)家和蔡家為首。
無論荊州刺史是誰,基本上來了荊州都得被這兩家以及其他荊襄豪族牽著鼻子走。
凡事都有輕重緩急,在劉辯看來,荊州刺史的調任還不是眼下的當務之急,可以暫且放一放。
他如今要做的,就是將大漢十三州的具體情況了然於胸,同時控製住以洛陽為中心的四方之地即可。
隻要基本盤穩住了,再往後收服其他州郡之地,就輕而易舉了。
劉辯接著往下翻閱來自各州的奏章。
目前其他州的刺史分彆是冀州刺史王芬,揚州刺史陳溫,兗州刺史劉岱,益州刺史郤(xi)儉(jian),徐州刺史陶謙,交州刺史士燮,青州田楷,並州刺史丁原,涼州刺史蓋勳(暫任)。
(注:這是廢史立牧之前的各州刺史)
看完了所有的奏章之後,劉辯頭都大了。
以前總以為當了皇帝之後,生活肯定過得美滋滋。
可是等真的登基之後,才會發現當了皇帝之後,每天有多不勝數的奏章要來批閱,有操不完的心。
怪不得自己那個便宜父皇在初期還挺有手段和能力,能夠將不可一世的世家壓製下來。
可是等到了後期卻昏庸無能,沉迷酒色之中。
劉辯覺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當皇帝實在是太累太煩心了。
人都是有惰性的,當他體驗到酒色的美妙之後,自然不願再勵精圖治了。
不過自己可不能如此,畢竟有前車之鑒啊!
恰在此時,殿外傳來一聲通報聲。
“啟稟陛下,廷尉正賈詡求見。”
“哦?賈詡回來了?”劉辯放下奏章,起身迎去,揮手道,“讓他進來吧。”
“喏!”
不多時,賈詡的身影便浮現在劉辯麵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