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樂還是趕在中秋前到了豪山,她跟越意分彆後,徑直就按著信中的記憶往東南街走去。
“姑娘,買一個水橫枝。”
棲樂忽然頓住,目光落在那滄桑落敗的枯枝上,捉出十個銅板給他:“老板,天看著還要起風,你還是早日收攤回去吧。”
老板也看了一眼天色:“姑娘真是好心人,跟越星紀一樣的好心人。”
棲樂彎唇接過水橫枝,向老板致禮後,往東南街的深處走去,好似中間隔了一道光,另一頭是過去某個時空的越欽。
走了沒多久,棲樂看到“豫齋”的牌匾,剛要叩門,門就被打開,鴻蒙一驚:“世子妃。”
轉頭鴻蒙接過棲樂手上的物件,又問:“希夷沒來?”
“希夷陪越意公主他們去住處。”棲樂一麵說,一麵往裡望,看屋子格局是豪山有錢人典型的“三間兩廊”格局,中廳側居。
此刻他們站在天井,左右各是一株桂花樹。
棲樂又仔細看了一圈,並未看到其它人。
鴻蒙自然明白棲樂未儘之言:“昨夜世子看天象,今日會再起風,一早就出去西南街那邊固防去了。”
“您先等等,我派人去傳個信。”
棲樂叫住鴻蒙:“他的事更重要,不必刻意打擾,我在這裡等他就行。”
棲樂打量院落的瞬間,看到水缸裡的魚:“鯽魚?”
鴻蒙發覺棲樂的目光,連忙解釋:“世子前幾日買的,說是世子妃愛吃,提前買的。”
還不知他的心思,想這鯽魚湯許久了。
“鴻蒙,東西放夥房,今日給你們改善夥食。”
“多謝世子妃。”
兩人去了夥房,在去夥房的路上,棲樂才發現此處不止是“三間兩廊”,窄巷過後,還有一豎排的屋子,是書房。
繞過書房,進入一塊空地,兩側是葡萄架,中間是半封閉式的廚房,圍牆上已經長滿燈籠草。
此刻還未紅。
“這是世子來之後,特意種的。”鴻蒙忽然有些可惜地追補,“世子說會變紅,隻是現在還未看到。”
棲樂聽出了鴻蒙言語中的歎息,這是越欽的心意,隻是心意還不是特彆明顯,很容易被忽略。
她道:“好景不怕等,等它全變紅色,比那廊間的紅燈籠還要好看。”
約莫臨近午時,越意和梓桁也過來了。
越意老遠就聞到清香撲鼻的鮮魚湯,順著味道找到了廚房裡的棲樂:“這是誰呀?才來就做羹湯啊?”
“唉!越欽哥真是好福氣。”
棲樂無奈一笑:“也有你的份。”
抬眸發現梓桁在打量此處的建築,忽然有一句話就落下來:“越欽哥此處的建築很牢固。”
棲樂已經在廚房忙活完,騰出雙手給他們倒了一碗涼茶,順帶問:“是嗎?梓大人可有什麼好的想法?”
梓桁一直看著屋頂,緩緩道:“想在屋的兩側加上‘鑊爾’山牆,如此防風也防火。”
這事越意也插了一句:“豈不是像鼇魚翹起的嘴巴。”
“就是寓意‘獨占鼇頭’。”梓桁接上她的話,“豪山偏遠,一心從商,希望他們以後能多出官員,造福一方。”
棲樂瞧著這兩人越發和諧,笑著道:“挺好,到時候出個樣式圖,給越星紀也看看,他肯定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