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出去建點,老鄉都說不去好,我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要出去闖闖去。
穀雨過了,隊裡的小麥都出來了,生產隊裡又開始種大田了,各家的菜地也開始打壟栽土豆子了。晚上了,我和俺爹給隊裡種一天地回來了,俺娘正在做晚飯呢。老鄉老趙二嬸在俺家呢。老趙二嬸在俺家是等著俺爹和我呢。俺娘看我們回來說,正好,家軍,你和你爹都回來了,你老趙二嬸還在這等著你們嘞。
“啊,老趙二嬸你等著俺爹和我呢,你有什麼事?”
“什麼事?前幾天,我聽你娘說,你要去哪兒,是同江還是撫遠建點去,我問你還去不了?”
“哦,去不了,怎麼的,我正在考慮,你問是咋麼個意思,你要去啊?”
“啊,我想去啊,頭幾年,咱屯子俺一隊的馬富久組織十幾家去同江建點,俺家你二叔就想跟著去,那個薑春濤在裡麵使壞,俺家就沒去上。”
“啊,你家我二叔沒去上,那事我知道,你家我二叔是黨員,是抗美援朝轉業兵,就這兩條,他就不能叫你去,那回俺家還想去嘞,不也沒去上嗎?那薑春濤一看俺爺是黨員,又當過八路軍,他給俺爺說,同江那邊是邊疆,邊疆距離老毛子近,邊疆不要那麼多黨員。”
“那就是啊,你爺不去,俺家你二叔不去,那次建點,咱屯子去了十三戶,就他自己是黨員,他就能當上書記。”
“哎,二嬸,薑春濤那人就是那樣,咱可不能這麼想啊,我去建點,咱是為國家建立村莊去呀,我去建點是喜歡老黨員去的,老黨員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最好是去三四個以上。這樣,咱到那了,村子裡就能成立一個黨支部了。”
“另外,我還想問你,你說咱要去建點,是不是咱要快走了,那咱要走了,咱這在裡的菜地還種不種了?你看,人家現在都已經種自己的菜地了?”
“種啊,這是咱們自己家的菜地,咋麼能不種呢?”
“種,種,那我一會回去就給你二叔說。那今晚上,還是明天早上,我就得嘎土豆栽子了。嘎了土豆栽子,明後天就得種了。”
“種,種種種,咱在這裡的菜地,就是自己家的地,是一定要種的。我給你說呀,二嬸,我是這樣想的,咱去建點,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到哪就成功了,國家什麼都給你了,咱們啥都有了。咱去建點是創業。創業,是靠咱自己乾的,當然,咱到那了,當地政府要是同意咱們建點,那他是指定會給咱們一些好政策的。這個建點的事,你們不用著急。這事得分幾步,第一步,咱得搞人先去,去聯係,去看看能不能聯係上,要是聯係上了,看看,那邊公家給咱安排的地方行不行,要是行了,還得看那個地方,是個什麼環境啊?有什麼資源呀?咱到哪,聯係好了,首先就得解決住的地方,建點建點嗎?第一步,就得把房子蓋起來。蓋房子需要木頭,需要草,到哪看看有沒有啊?要是有,咱們蓋房子用,那管理部門要不要錢呀?這咱都得提前弄明白呀?要錢,咱好準備呀。”
“啊,這些蓋房子的木料,那裡都有,我頭年去了,我到那都看了,那裡淨是大樹林子。有沒有草,我去是冬天,大樹我能看到,草還都叫大雪覆蓋著,看不到,那我估計也得有長草的地方。這個問題不大,現在關鍵是你去了,能不能和政府聯係上,要是你去了,聯係上了,看看政府同不同意你建。”
“哎,俺爹說的對,我現在犯愁的事,不就在這嗎?”
“愁,也不用愁?什麼事都得自己去闖。年輕人,出門不能怕這怕那,要敢闖。”
“呀,屋裡有人嗎?”外麵來人了,喊上了。俺爹聽到了,喊道,哎,你們誰在外屋地了,去看看外麵是誰來了。俺爹一喊,在外屋的俺娘和小六弟弟正在外屋正忙著做飯呢,俺娘說,六子,你爹喊呢,說外麵來人,來人了嗎?我咋沒聽到來人了呢,你趕忙開門看看去。
“看看,好的,咱還沒吃飯呢,今天這是咋的了,來的客人還多起來了。六弟弟說著,跑了出去,出去”一看是家昌哥,說,我心思誰呢,俺爹喊我出來看看。是家昌哥呀,快進屋吧。
“進屋,我後麵還有兩個嘞。”
“兩個,是誰呀,你先進屋吧。
”’是誰,我看是你誌明哥,和咱家大哥吧?”
“大哥,大哥,來能有什麼事啊。”
家昌哥說著就進屋了。一進屋,就給俺娘打招呼,說二嬸做飯呢,還沒吃飯呀、俺娘說沒吃呢,你吃完了,你今個吃的早啊?家昌哥說,早也不早,二嬸,那天不是聽說,家軍要走嗎?要去撫遠還是同江建點去,我來看看,是啥時候走啊?
“啥時候走,家軍和你二叔,都在裡屋正說這事呢。”
“那就這麼著,家軍說去建點,這邊的地,今年也得種的。那我就回去,割土豆栽子,準備這兩天把菜地都種上。”
“呀,屋裡還有客人呀?”
“客人,”你老趙二嬸,也在這和你家軍兄弟說這建點的事呢?”家昌哥和俺娘說著,老趙二嬸從裡屋走了出來,這家昌哥,又趕快和老趙二嬸打招呼,又幫著俺娘送老趙二嬸。這一送,老趙二嬸,剛出外屋地門,誌明哥,大哥,趙虎哥都來了。
客人來了,我叫他們都坐下。我說你們飯都吃的早啊。”誌明給說,早也不早,這是吃完飯,撂下飯碗,就往這來了。
“好,誌明,趙虎,家昌和你大哥,你們都吃完了,這回也該我們吃飯了。看起來,你們都吃好的了?孩子們,搬吃飯桌子,往炕上放吃飯桌子吧。”
“搬吃飯桌子,好的,娘,我早就餓了。”
“好的,二嬸,哪有好的呀?以後,就得看著你們吃好的了。你們要走了,家軍要走,要建點去了。等著你們把點建起來了,多開點荒地,多種十坰八坰小麥、一口人多分點,那好吃的就來了。”
“哎呀,趙虎,哪用十坰地八坰地啊,你剛建點,十幾戶人家,人口少,國家也不叫你交公糧,你就多種兩晌三坰地那就了不得了。”
“二叔,你說這個對,對是對,就怕撫遠那邊的土地不行。我聽這邊前幾年去修工的說,撫遠那邊沒有農業,,土地沒有黑土層,氣溫可低了。”
“沒有農業,氣溫低,家昌哥,我體會是這樣啊,這土地在於開發呀,你開發了,你把荒原都開發出來了,氣溫就上來了。”
“啊,你說的可能有道理。”
“有道理,二叔,我家來的比你們還晚幾年呢,在我們剛來的時候,這裡到處還都是荒原和大水泡子呢,新立屯這邊,咱往富民去,那大橋東西兩側,那不都是水泡子和沼澤地嗎?現在都開城地了。”
“有道理,誌明哥,我給你說呀,你看吧,這黑龍江的發展,土地開發,是由西向東,逐步發展的。一九五九年俺家移民來的時候,佳木斯往東,隻有集賢縣,富錦縣。綏濱,同江,撫遠都不是縣。那個時候,綏濱叫綏濱鎮,後來綏濱分出去了,綏濱鎮改成綏濱縣了,綏濱成縣了,在它的下麵才成立公社,才開始建點,土地才開始開發。綏濱成立縣了,隨後,過了幾年,同江又分出去了,同江也成縣了,同江這不才建點,開發土地,這才開發幾年嗎?這回輪到撫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