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不知道怎麼稱呼你們,是叫大姐呀,還是叫姨。我想問一下書記在哪屋。”
“這個是哈爾濱知青,你得叫姐了,我你就隨便叫了,那你們找書記,想乾什麼?”
“哦,知青,我應該叫姐,那你我就得叫姨了。姨,我們找書記,想來建點。我們都來過一次了。”
“他們都來十多天了。我這兩個兄弟。”王師傅解釋說。
“哦,小芳子,你領著去。可能小王,王助理,前天上縣裡走的時候,給咱說,有人來想建點,他說李書記來的時候,叫咱倆給李書記說一下,可能說的就是他們。芳子,你擦一下手,領他們去吧。”
“很可能是我們。”我和廚房的芳姐說著,廚房的芳姐就領著我們往西來。她在前麵走,我們三個,在後麵緊跟著。我說,芳姐,麻煩你了。
“沒事,來建點,有能力建點的,公社是歡迎的。”
我們一邊說著,一邊走著,我的眼睛看著房子的外麵,這時我才看明白,公社這一棟房子挺長,一共就兩個門。東頭一個廚房門,中間一個辦公室門。我們進了房子中間門,是一個很窄的得小走廊。芳姐領著我們走進走廊,往裡走,過來好幾個辦公室門,站下來,辦公室門是敞開的,那芳姐並沒進去,而是站在門外,敲門。敲著,喊著:李書記,來人了,建點的。前天,你們還沒回來呢,農業助理,小王上縣裡開會,走的時候,就告訴我們,等著你們回來,叫我們告訴你們,有人來了,想建點,可能就是這夥人。
“哦,那就請進吧。”屋裡喊請進,芳姐給我說回去了。我說謝謝了,我向芳姐揮揮手。我說著回頭就叫王師傅和家昌哥進。王師傅王大哥說,你們哥倆是來建店的,你們得先進。家昌哥說,叫家軍先進,咱的事,叫家軍給領導說。
我有些緊張,我深吸一口氣,硬著頭皮走進了辦公室。我進屋內,才看清,屋裡是兩個人,一個年輕點的在西側坐著,一個歲數大點的,戴著眼鏡、坐在東側。我想兩個人,誰是李書記呢。我心思這不能問呀,既然剛才芳姐敲門喊李書記了,屋裡又喊請進了,那我就問好得了,誰是李書記自然答應了。我說,“李書記,您好!”
“請進吧,進來都坐下吧。”我一問,這兩個領導都和我說話。我說好,書記。
“”你們來幾天了?”西側年輕的問我。我說,今天,我們是十號到的,今天是十九號,一共是十天了唄。
“十天了,你們一共來幾個,三個?”歲數大的問。
“我們先來兩個。這個是我哥。這個王師傅不是。他是這西麵六十八團的。”王師傅說,我不是,這是我們老鄉,他們那天來了,找你們領導,你們都不在,一時間,吃飯住宿都是問題,我幫我們老鄉在西邊臨時找點活乾,解決了吃住問題。
“那我們得謝謝你了。那你們二位是從哪來的,姓啥叫啥,都多大歲數了,把自然情況,和你們的想來建點的想法給我和李書記說說吧。”年輕的領導說道。我看領導說了,我瞅咱家昌哥。我意思你說呀。家昌哥說,你說吧,王師傅也點頭。
我一看那我就得說了。說道:我叫馬家軍,今年二十三歲,我家是貧農,俺爹是黨員,俺爹當過八路軍。首先,我向二位領導問好,我不知道二位誰是李書記,但一看那指定都是曙光公社的主要領導了。我們本來到這是想先聽聽領導說說建點的要求呢,沒想到,二位領導讓我們先說。這也好,那我就先說,在我說完我們的想法之後,領導再給我們作指導,說對建點的要求,我們也可根據政府要求,再去安排。兩位領導,你們看行嗎?
“行,行行。我給你說,小夥子,我們倆都姓李,都是書記。”
“啊,我明白了,聰明,都是李世民的後代,有正負之分唄。”我一說兩位領導嗬嗬大笑起來。”歲數大的笑著說,你看誰是正的,誰是負的呢。我說,這個要按著現在國家用乾部培養乾部的原則,提倡老中青,那你就是正的了。我一說,兩位又笑了。笑的年輕的副書記眼淚都出來了。說,你趕快說你們來建店的打算吧。我說好,我們在來之前,粗粗的考慮了一下,建一個點,也就是一個村,第一條,從政治說,要來一到三名黨員,到這了,村裡就有黨支部,或者黨小組了。第二條,要組織好隊伍,來的戶數十六到十八戶,來的戶,要多來比較年輕了。建點,到這首先就是乾活,一要蓋房子,二要開荒種地,第三條,要帶畜力,馬或者牛,要有一輛車。第四點,還得有一個木匠。在蓋房子的時候,他能給指導指導。其餘就是到這看了,是否有老師,赤腳醫生,拖拉機手。兩位書記,我談就先談這些。不知道我哥,還有沒有補充了?我說著,就回頭看我家昌哥。家昌哥說沒有了。叫領導給講建點的要求吧。家昌哥不說,我又問王哥,我說你說說。
王哥說,叫領導給指示吧。
我說完了,副書記問家昌哥,你還有補充的嗎?家昌哥說,我弟弟就代表我了,請領導給指示吧。
正書記推了推眼鏡,點了點頭說:“你們考慮得挺周全。不過,我們這邊建點也有一些規定。首先,黨員數量得保證能正常開展黨組織活動,戶數最好能穩定在二十戶左右,這樣更有利於村子的發展。畜力方麵,馬或者牛得保證健康且數量足夠日常使用。至於木匠,最好能有一定的經驗和技術。”
副書記接著說:“還有,後續的教育、醫療等配套也得跟上。村裡得儘快有老師和赤腳醫生,拖拉機手也得培養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化農業生產。”
我和家昌哥認真聽著,不住點頭。王師傅也在一旁幫忙分析,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詳細探討著建點的各項事宜。
最後,我心裡有點不放心。我說,二位書記,你看給我們安排那建點,咱說準了,我們好給富錦那邊打電報,叫俺爹在富錦那邊組織人員好來蓋房子呀。副書記說,你是富錦的,我也是富錦來的,看起來你有文化,你對農業生產也挺明白。王大哥說,這家軍,是高中畢業生。高中畢業後,回鄉當一年多生產隊技工員了,副書記說怨不得的。那麼明白籌建人員,來建點呢。我說真正明白還是我家昌哥,他在生產隊裡趕過幾年馬車,還當過三年車隊長,在往這來之前是隊長。為了往這來,辭掉隊長了。
書記說,要這樣的話,公社抓緊研究一下,我們再往縣裡彙報一下,這樣可儘快的給你們建的點落實了。因為你們來建點,不光是建個村子,還要開荒種地,這樣,我們給你們報上去,好叫縣裡給你們配一台拖拉機呀。
王哥問給拖拉機是新的嗎?王大哥是開拖拉機的呀,明白拖拉機呀。副書記說,當然是新的了,還是七十五馬力的呢,不像富錦那,用的拖拉機都是老五十四馬力的。家軍家昌還是我們小老鄉,彆的人建點都配新的拖拉機了,差啥不給我們老鄉配新車呀。
書記說,等著吧,過幾天,縣裡審批下來就通知你們了。
又過來三天,是季節小滿剛過,五月二十二號上午,公社通知我們了,讓我們在下星期一早上八點,在一九八新村東邊路口等著公社的人,去東邊大樹林子裡給落實建點的位置。我和家昌哥聽到喜訊,激動地緊緊相擁,眼睛熱淚都流出來了。王師傅也為我們高興,拍著我們的肩膀說:“這下好了,你們的點有著落了。”接下來的幾天,我們一邊興奮地等待著,一邊準備一些去落實建點位置時可能會用到的東西。終於到了星期一,天還沒亮,我和家昌哥就早早來到了指定的路口。沒過多久,公社的三個人騎著自行車也到了。大家一起朝著東邊大樹林子裡走去。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都對未來的村子充滿了期待。到了林子,公社的工作人員開始拿著地圖和工具,仔細地測量和標記。他們告訴我們,這裡地勢平坦,水源也近,是個建店的好地方。我和家昌哥看著這片土地,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村子的模樣,有整齊的房屋,有綠油油的農田,還有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們暗暗發誓,一定要把這個點建設好,讓它成為我們幸福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