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聲聲辭舊歲,沒有鞭炮也過年。
麵磨完了,我們往回走,走了大半宿,又走了大半天到家了。到家了,大家迎接上來了,鄰居家的小二跑上來,扯著我手問,說,叔叔,麵磨回來嗎?
“麵磨回來了,白麵磨回來了。”
“磨回來了,磨回來了。我家軍叔磨麵回來了。”小二蹦著高高喊著白麵磨回來了。小二喊,老王家的大小子也跑來了,王家的大小子,問李二,叔叔麵磨回來了嗎?小二說,磨回來了,你看那邊大馬車拉的都是。老王家的大小子說,我就知道叔叔指定能磨回來的。
大家一聽麵磨回來了,都圍了過來,臉上滿是欣喜。老李頭問,村長,這車往哪趕?
“往前趕,往前趕趕,我看誰來了,老張叔,老高,家昌誰來,我叫他們接過去,咱幾個就回去休息。”
老張叔在家聽到外麵的喊聲,急忙跑來,老遠就喊上了:“哎,回來了,村長,家軍磨麵回來了?哎,小小子,你去喊你爺爺去。家軍你們回來了?”
“回來了,張叔。”
“回來了,從這到那向陽得走多少個小時啊?”
“多少個小時沒準?去的時候,從家走是五點多吧,等著到那了,那就是晚上十點了,那不是走十七八個小時嗎?這回來呢,是昨晚上十點多鐘往回走的,那到現在才到家呀?”
“啊,那十點從那走,到今天十點,現在是三點多了,也得十五六個小時了。好,家軍,你把這差事交給我吧?你和張張殿貴,老李大哥都回去休息吧。”
“好,張叔,你就和老高,還有家昌幾個給大家分麵吧。你們給分兩輪,頭一輪,照著一百二十斤分,分完,看剩下多少,再第二輪。千萬彆分冒了。”
我到家了。曉琳從屋裡跑出來了。母親從屋裡也走出來,眼眶微微泛紅,說:家軍,“可算把麵磨回來了,大家都盼著白麵磨回來呢?。”
這時,家昌哥過來了,說,“去向陽一趟,這一趟,又是五六天,麵磨回來了唄?也夠辛苦了、”
“辛苦不辛苦,麵磨回來了,不管怎麼的,大家過年是有麵吃的了。”“對呀,這,都等著你們磨麵回來呢。有的想烙餅饃麵,有的想擀麵條子。”
“”家昌,那老哈家,哈二,今早上還來問嘞,說,村,村長回來了嗎?我媽說,包,包包餃子,沒麵呢?
“哎,分麵了,分麵了。村長磨麵回來了。”外麵來通知地喊上了。“家昌哥,你快去幫著老張,老高分麵去吧。”“分麵,去唄。我心思,你回來了,一會寫個對聯呢?這過年,今年頭就是大年三十了,明天就是初一了,俺家還沒有對聯呢,你不在家,也沒人會寫呀?沒寫就沒貼嘞。”
“貼,按著過去的傳統,今天上午,就得貼上。俺家,家軍沒在家,也沒人寫,就沒貼。”俺娘說道。
“待會寫,待會寫。彆急,一會就寫,娘,家昌哥,今年寫對聯,貼對聯,咱今年就不能咱按照規矩了。什麼上午,下午啊。咱不是沒時間嗎?一會寫了,貼上就行啊?家昌哥,你先去看看,分麵吧。你一會分完了麵,回來,我就給你寫完。
“好,我去分麵去了。二嬸,你們沒去人領麵去嗎?家昌哥風風火火地跑去幫忙分麵了,
一會,家昌哥分麵回來了,老張叔,老高也來了。老高一進屋就喊著,家軍,這村長大功搞成,現在就差貼對聯了。
我笑著說:“來,來來,貼對聯好說,咱們好好琢磨琢磨對聯內容。”這時,小李子,小付,領著幾個人,從外麵跑過來喊著說,“村長,今年咱也創新創新,對聯不光寫吉祥話,也把咱這一年磨麵的事兒寫進去。”大家一聽,紛紛點頭稱好。我聽了也來了興致,心想這主意不錯,既應景又有意義。
我休息一會兒了,我得精氣神也上來了,大家給我研墨,我開始構思對聯。腦海裡浮現出這次磨麵的點點滴滴,路途的艱辛、大家的期盼都湧上心頭。不一會兒,我便寫好了一副對聯。上聯是“日夜兼程磨麵歸,艱辛不負眾望”,下聯是“寒來暑往盼糧足,歲月終迎豐年”,橫批“福滿人間”。大家圍過來一看,都讚不絕口,直誇寫得好。
老高說,你再給我編一副對聯,你這麼的,你看,咱新村今年開了地,又有了東方紅拖拉機,我們還是拖拉機手了,家軍,你圍繞著,咱們開地,我們開拖拉機,給我家寫了一副對聯。我說好吧,我想了想,有了,“開地拓荒興村落,鐵牛耕地富鄉村”,橫批“鄉村新貌“。老高說不錯不錯。
正說著呢,張殿貴跑來了,說,我這回跟著你去磨麵了,你看咱到那向陽了,人家答應給咱磨麵了,咱那天那個高興勁,還有我是個莊稼人,以後,我還得和大家在一塊種地,你把這事給他搞在一起,琢磨一副對聯。我說好吧,我給你先先磨麵的,再寫明年種地的:“磨麵歸來千家喜,種地迎來五穀豐。”橫批“瑞年吉兆”。大家看了,都喊好。
家昌哥聽大家夥喊好,眼睛亮晶晶地看,說我就寫這個了。莊稼人寫的這對聯,太應景了,”
我笑著說:“這都是咱村子的真實寫照,大家一起努力,才有了現在的好光景。
對聯寫完了,開始貼對聯了。貼對聯得打糨子,我叫小六弟弟去打,人家到西屋白麵袋子裡,就搲了半碗白麵,俺娘看到了,立刻要過去,說我得乖乖呀,這打糨子,你還能舍得用白麵?你搲這些白麵,擀麵條子快夠一個人吃了,俺娘說著給碗要過去,給半碗白麵倒回去,換成了麥麩子篩出的黑麵。曉琳看到了,說,咱娘真仔細。我說仔細,你忘了,咱春天剛來的時候,我上腰九七借糧了。曉琳說對。咱以後可得像咱娘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