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第三天,斥候傳來重要情報:太平道的兩路大軍已經彙合,準備對清風寨發動總攻。
"報告大人,敵軍約有八千人,由渠帥張卓親自統領。"斥候詳細彙報道,"他們這次準備充分,帶了攻城器械,還有大批輜重。"
議事廳內一片肅靜。所有人都知道,這次麵對的將是一場硬仗。
"說說你們的看法。"李銘環視眾將領。
陳武第一個開口:"敵軍雖多,但我們占據地利。隻要守住關鍵位置,就能以少勝多。"
"不過要小心。"吳用提醒道,"這個張卓不簡單,他以前在邊軍當過將領,懂得正規作戰。不會像上次那個王二虎那樣好對付。"
李銘點點頭:"沒錯。這次要改變戰術,不能用老一套了。"
說著,他展開一張詳細的地形圖:"我仔細研究過地形,發現周圍的山路很複雜。如果利用得當,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眾人湊上前仔細查看。隻見李銘在地圖上標注了幾個關鍵位置。
"這裡,這裡,還有這裡。"他指著地圖說道,"這三個位置都是必經之路。我們可以提前布置伏兵,等敵人主力通過後,切斷他們的退路。"
"好主意!"李陽眼睛一亮,"這樣就能把敵軍分割包圍。"
"不過要注意一點。"李銘提醒道,"這次調動兵力要特彆謹慎。一旦時機不對,我們很可能會陷入被動。"
商議了整整一個時辰,一個詳細的作戰計劃終於製定出來。李銘讓陳武帶領主力扼守寨門,吳用負責調度後勤,李陽則帶著騎兵準備在關鍵時刻發起突襲。
"記住,這次戰鬥很可能會持續很久。"李銘叮囑道,"所有人都要按照規矩行事,不得擅自行動。"
第二天一早,敵軍的先頭部隊就出現在山下。他們顯然吸取了上次的教訓,行軍非常謹慎,不時派出斥候探路。
"傳令下去,所有部隊隱蔽待命。"李銘沉聲道,"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許輕舉妄動。"
一整天下來,敵軍都在試探性地進攻,似乎想摸清山寨的防禦部署。但李銘的部隊嚴格執行命令,始終保持隱蔽,讓敵人摸不著頭腦。
"大人,您看這個。"晚上,吳用帶來一個發現,"敵軍在搭建營寨,看樣子是準備打持久戰。"
李銘冷笑一聲:"正好,就讓他們在這裡多待幾天。"
接下來的三天,雙方都沒有大規模動作。敵軍不斷試探,而山寨軍則始終保持高度警惕。這種對峙消耗了敵人大量糧草,讓他們的後勤補給開始出現問題。
"時機差不多了。"第四天晚上,李銘召集眾將領,"敵軍的糧草補給線已經拉得很長,正是我們動手的好機會。"
當晚,李陽帶著一支精銳騎兵,悄悄繞到敵軍後方。他們的目標是敵軍的糧草輜重。
"行動!"子時一到,李陽立即發起突襲。
早已準備多時的騎兵如同下山猛虎,直接殺入敵軍的後勤營地。守衛倉促應戰,很快就被衝散。李陽按照計劃,一把火燒掉了敵軍的糧草。
"撤!"完成任務後,騎兵們立即按照預定路線撤退。
敵軍大營頓時大亂。張卓不得不調動大量兵力去救火和追擊。就在這時,李銘抓住機會,發動了總攻。
"全軍出擊!"隨著李銘一聲令下,山寨的大門轟然打開。
早已嚴陣以待的山寨軍分成幾路,直取敵軍重要位置。陳武率領主力正麵突擊,而其他部隊則按照預定計劃,切斷敵軍的退路。
這次進攻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他們的主力正在追擊李陽,營地防禦空虛。等張卓回過神來時,自己的大軍已經陷入了被動。
"殺!"陳武率領精銳殺入敵陣,直取中軍大帳。
張卓不愧是老將,立即組織人馬反擊。雙方在山穀中展開激戰,喊殺聲震天動地。
"大哥,敵軍開始潰退了!"正激戰時,李陽帶著騎兵殺了回來。
李銘點點頭:"傳令下去,按照計劃追擊。記住規矩:不許追得太遠,保持隊形!"
這時,一直潛伏的伏兵也開始發起攻擊。敵軍腹背受敵,軍心動搖,很快就崩潰了。
"張卓在指揮帳裡自刎了!"有人高聲喊道。
聽到主帥戰死的消息,敵軍徹底亂了。他們四散奔逃,卻發現所有退路都被切斷。最後,大部分人隻好投降。
戰鬥一直持續到天亮。等到徹底肅清戰場時,戰果統計出來:殲敵三千餘人,俘虜四千多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這次勝利比上次更加徹底。
"清點傷亡!"李銘下令道。
很快,傷亡統計表送上來:陣亡三十二人,重傷六十多人,輕傷兩百餘人。考慮到敵我懸殊的兵力對比,這個傷亡已經很小了。
"按規矩發放撫恤。"李銘說道,"陣亡將士的家屬要妥善安置,受傷的要好好救治。"
"大人!"這時,張義興奮地跑來,"城裡來人了!縣令大人親自帶人來祝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