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呼嘯,暮色蒼茫。李銘站在新修的城牆上,看著遠處連綿的營帳和不斷往來的軍士。自官渡大戰後,這片區域的軍事部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人,最新的軍務報告。"親兵送上一份竹簡。
李銘展開仔細閱讀,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過去三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新編的五支精銳部隊已經完成了初步訓練。這些部隊采用他獨創的訓練方法,戰鬥力遠超普通軍隊。
"傳令下去,明日在城南校場進行實戰演練。"李銘合上竹簡,"讓各營都派人觀摩。"
"是!"親兵領命而去。
就在這時,一名斥候匆匆趕來:"報告大人,發現可疑商隊!"
李銘眉頭一皺:"說詳細點。"
"是在城北五十裡處發現的,約有百餘人,表麵上是運送布匹的商隊,但據密探觀察,他們攜帶了大量暗藏的兵器。"
"有意思。"李銘冷笑一聲,"讓趙虎帶一隊人馬,以例行檢查的名義過去看看。記住,不要打草驚蛇。"
"遵命!"
李銘轉身走向議事廳,心中已經有了計較。這段時間,類似的"商隊"已經發現了好幾批。表麵上是做生意,實際上卻彆有用心。有的是來刺探軍情的,有的是想趁機走私軍械,還有的是其他勢力的細作。
議事廳內,幾位心腹謀士已經在等候。
"諸位,"李銘開門見山,"我們最近查獲的那批走私軍械,可查出來源了?"
張謀拱手答道:"回大人,經過嚴密審訊,已經查明是袁譚的人在暗中收購軍械,準備武裝舊部。"
"果然如此。"李銘早有預料,"其他方麵呢?"
另一位謀士孫遠接話:"根據密探回報,袁譚不僅在收購軍械,還在暗中聯絡舊部將領。甚至有傳言說,他準備趁機奪回冀州。"
"讓他先折騰著吧。"李銘露出高深莫測的笑容,"多派些人過去,盯緊每一個可疑的動向。"
"大人,"張謀略顯擔憂,"要不要把這個消息報告給曹將軍?"
李銘搖頭:"暫時不必。袁譚這點實力掀不起大風浪,與其現在就點破,不如等他露出更多馬腳。"
眾人默默點頭。李銘的遠見和謀略,往往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機會。
"對了,"李銘話鋒一轉,"城內的新政推行得如何?"
孫遠翻開記錄:"回大人,新設的醫館很受百姓歡迎。特彆是大人引入的一些新的醫術和藥方,效果確實顯著。另外,義學也已經開辦起來,招收了不少貧苦人家的孩子。"
李銘點頭表示滿意。他把現代的一些基礎醫療知識和教育理念帶到這個時代,雖然不能完全照搬,但經過改良後效果也相當不錯。
"繼續擴大規模,"李銘吩咐道,"要讓百姓真正感受到我們的善政。"
就在這時,趙虎快步走入議事廳:"大人,那支可疑商隊已經查明,果然有問題!"
"說。"
"他們攜帶了大量精鐵和打造好的刀劍,準備運往河北。審問之下,承認是受袁譚指使。"
李銘思索片刻:"把首腦人物單獨關押審問,其他人該放的放,該留的留。對了,那些軍械先存放起來,說不定以後有用。"
"明白。"趙虎領命而去。
夜色漸深,李銘在書房批閱公文。案幾上堆滿了各地送來的奏報:軍械儲備、糧草調配、城防建設、民生改革每一項都需要他親自過問。
一名親兵輕聲稟報:"大人,密室已經準備好了。"
李銘放下竹簡,起身前往密室。這是他專門建造的一個秘密議事場所,隻有最核心的心腹才能進入。
密室內,幾位心腹將領已經在等候。這些人都是跟隨李銘多年的老部下,經曆過大大小小的戰事,忠誠可靠。
"諸位,"李銘開門見山,"我們現在的實力如何?"
一位將領答道:"回大人,目前已有精銳部隊五萬,普通部隊十萬。各類軍械儲備充足,糧草可支撐一年作戰。"
"暗中培養的死士呢?"
"已有三千人,分布在各個重要城池。隨時可以聽候調遣。"
李銘滿意地點頭。這些年來,他一直在暗中積蓄力量。表麵上是曹操的部下,實際上卻在建立自己的班底。那些特彆培訓的死士,更是他的一張王牌。
"繼續擴充,"李銘下令,"但要小心謹慎,不能引起懷疑。"
"是!"
"另外,"李銘話鋒一轉,"各地的情報網絡要繼續加強。特彆是對曹營內部的情況,要了如指掌。"
眾將領會意地點頭。李銘雖然表麵上效忠曹操,但實際上卻在為將來做準備。
散會後,李銘獨自在密室中思考。案幾上擺著一幅詳細的地圖,上麵標注著各方勢力的分布。曹操、孫權、劉備每一個都是梟雄,都有各自的野心。
但李銘知道,真正的機會還在後麵。現在最重要的是穩紮穩打,積蓄力量。等到時機成熟,才能一舉成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