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曦,李銘獨自站在地圖室中,仔細研究著牆上新繪製的形勢圖。隨著三國格局的確立,天下勢力的分布也已經清晰可見。
"果然是地利各有不同。"李銘輕聲自語,手指在地圖上緩緩移動。
曹操占據中原,控製著河南、冀州、兗州等地。這裡不僅人口稠密,而且物產豐富,最重要的是擁有大量精銳騎兵。正所謂"馬踏中原氣如虹",這是曹操最大的優勢。
江東的孫權則擁有長江天險,加上世代經營的水軍傳統,在水戰方麵幾乎無人能敵。江南的豐饒物產,也為他提供了充足的戰爭資源。
至於劉備,雖然暫居新野,地盤不大,但他擁有關羽、張飛這樣的名將,還有諸葛亮這樣的謀士。更重要的是,他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在道義上占據優勢。
"主公,各地的詳細情報都送到了。"陳平抱著一摞竹簡走進來。
李銘接過竹簡,逐一翻閱。這些都是他派出的密探搜集到的最新信息,詳細記載了三國各地的軍事部署、經濟狀況和民心向背。
"曹操在許都囤積了十萬精兵,糧草可支持半年作戰"
"孫權新造戰船百艘,正在沿江設立糧倉"
"劉備在新野屯田,同時積極拉攏荊州世家"
"看來三家都在積極備戰啊。"李銘冷笑一聲,"正好給了我們機會。"
這時,郭嘉匆匆走入:"主公,許都來了新消息。曹操正在實施一項重要政策。"
原來,曹操開始大規模推行"租調製",改革了以往的稅收製度。這不僅增加了國庫收入,也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製。
"好一個曹操!"李銘讚歎道,"難怪能在北方站穩腳跟。這項政策既能富國,又能製衡地方勢力。"
"那我們是不是也要"陳平欲言又止。
李銘搖搖頭:"我們的情況不同。曹操是要控製整個北方,而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
他走到沙盤前,指著幾個關鍵位置:"要在三國之間找到突破口。你們看,這幾個地方,都是三國勢力的交接點。"
眾謀士圍上前來,仔細觀察李銘所指的位置。這些地方確實都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
"荊州是連接南北的樞紐,"李銘分析道,"誰控製了荊州,誰就能在三國爭霸中占據主動。所以現在各方都在覬覦這裡。"
"那我們該如何應對?"賈詡問道。
李銘露出深思的表情:"首先,要準確把握各方的實力對比。"
他拿出一份詳細的統計資料:
曹操方麵:
精銳騎兵三萬
步軍十五萬
糧草儲備充足
冶鐵作坊百處
民心尚可
孫權勢力:
水軍主力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