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校走到我大爺爺的麵前,問獨活:“這個老家夥,乾什麼的?”
“報告中校,他是我的夥頭軍。”
中校問我大爺爺:“老家夥,你會做什麼特色菜?‘’
“報告長官,我會做辣椒炒肉,小炒黃羊肉,紅燒肉,紫蘇絲瓜煮魚。"
“你是湖南人?”
“湖南龍城縣人。”
“我是湖南湘潭縣易俗河人。”中校說:“我喜歡家鄉的味道,老家夥,你不要推三阻四,跟著我一起乾,好了!”
我大爺爺說:“隻要是真心實意抗日的軍人,我就跟!”
“咱們湖南人的性格,都是辣椒子辣出來的!老家夥,你坐到我的吉普車的後排去。”
獨活使出來的眼色,我大爺爺當作沒看到,全然不顧。
我大爺爺曉得,言多必失,所以,一路上,緊閉著嘴巴。
到了孝義,中校說:“老家夥,該你露一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大爺爺說到死,眼皮子都不會眨一下,何況是中校叫他炒幾個拿手菜?我大爺爺說:“中校,曆來講,大鍋子飯,小鍋子菜,才好吃。你若是要我做大鍋菜,肯定不好吃的。”
中校說:“老子就喜歡搞點特殊化,專吃你做的小鍋子家鄉菜。”
我大爺爺將其他人切成片的豬肉片,黃牛肉片,用水洗乾淨,瀝乾淨水,倒入兩個鋼杯裡,澆上醬油、料酒、白醋、食鹽,攪勻,先醃一下,再加上藕粉,拌勻稱。
加上藕粉的食材,爆炒的時候,不會老,保持細膩、爽口和滑溜的口感。
我大爺爺說:“中校,我炒的菜,炒好了就必須吃,過一段時間,就沒有那個味道了。”
我大爺爺先做辣椒炒肉。
炒任何菜,必須有三響,一是鍋響,二是油響,二是菜響。
小鍋子燒紅了,發出滋滋的響聲,我大爺爺再倒入豬油;豬油燒沸了,油星子飛濺,再倒入豬肉片;豬肉片在滾油中過了三四遍,再倒入剝了心的辣椒段。拍扁了生薑絲、大蒜頭,倒上之後,翻炒後,立刻出鍋。
做第二道小炒黃牛肉,稍微麻煩些,油響之後,必須加上山胡椒,朝天椒;出鍋之前,必須加上大蒜葉。
做第三道菜水煮魚片,更麻煩。去鱗片之後的草魚,洗乾淨後,左一刀,右一刀,把魚頭和魚鰭留下不用,刀子必須斜著切下來,隻有這樣,切下來的魚片,又薄、又大,沒有骨頭。
醃魚片,隻能用料酒去腥味,用食鹽調口味。
我大爺爺做水煮魚片,先將生薑絲、朝天椒過油,然後倒上水,水燒沸後,倒上醃豆角、刀豆、藠頭用的鹵水,再倒入生魚片,在沸水中,最多煮三分鐘,馬上出鍋,倒入墊著生綠豆芽的大碗中。
我大爺爺說:“沒有絲瓜和紫蘇,味道要差得多。中校,你將就吧。”
中校把獨活叫過來,說:“不曉得有多少年了,第一次吃到家鄉的味道,真好吃。老家夥,你也來夾一筷子。”
喜歡站著請大家收藏:()站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