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海拔554米,香港島最高的山峰。
粵語歌詞中常常出現的“山頂”,便是指這裡。
登上山頂,既可以俯瞰香港島的繁華,又可以遠眺維多利亞灣的璀璨。
即使在後世,這裡也是赴港旅遊必須打卡的地標性景點。
自然與人文的相得益彰,使其被譽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
正因這裡的夜景太過美麗,太平山纜車的營業時間定為早7點至午夜12點。
夜色中,勞斯萊斯銀刺停在山下。
雷天佐獨自一人,登上山頂纜車。
今夜,tvb的現場直播,讓全港島見證了他的崛起。
一代新王,名動江湖。
他卻沒有選擇繁華與喧囂,而是獨自一人,前往寂寞的太平山頂。
這裡,象征著全港最高的權利。
原本容納120人的鐵皮車廂,此刻隻有雷天佐一個人。
不是有什麼特殊待遇,隻是單純因為今晚的社團曬馬,民眾都選擇躲在家裡。
鐵軌發出刺耳的啟動聲,窗外的景色慢慢拔高。
清冷的月光,灑滿整個車廂。
雷天佐將手肘撐在車窗上,思緒紛飛。
不怪他天生多情,而是這太平山本就有太多意義......
1842年,英國人在此升起國旗。
1843年,實行殖民地種族隔離,將港島劃分為“四環九約”。
鬼佬占據海邊的開闊地段、半山、山頂等涼爽區域。
華人隻能住山腳,擁擠在上環、西環這樣的角落。
1867年,將港督彆墅設立在太平山頂。這裡,成了隻有少量達官權貴可以居住的貴族區域。
1888年,港府頒布《歐洲人住宅保留條例》,規定華人不得踏足歐式建築。
1904年,又頒布《山頂區保留條例》,規定“太平山頂一帶為歐洲人居住區,華人除港督許可外,不得於該區度宿傭人除外)”。
直到1947年,二戰結束後全球掀起平等思潮,港英政府迫於壓力取消了對華歧視的相關規定。
直到這時,華人才有權利登上太平山,看一看這原本就屬於自己國家的絕美夜景。
返港兩個月,這是雷天佐第一次踏足太平山。
隻因今晚這一戰,他才真正擁有了問鼎港島的資格。
大圈豹說得沒錯,此時的雷天佐,隱隱有了一統江湖的趨勢。
斬靚坤、滅東興、九龍城寨立規矩。
一場一場的硬仗打下來,雷天佐這個名字,已經是港島江湖最亮的招牌之一。
兩世為人,雷天佐的心性並不是十八、九歲的毛頭小子,沽名釣譽根本不是他的目的。
他要的,是話語權。
普通人都說,社團是港島特色。
卻不知這“特色”是鬼佬殖民統治,故意留下的鬥狗場。
幾千個鬼佬怎麼統治幾百萬華人?
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他們分化成一個個小團體,為一點有限的資源互相爭鬥,自相殘殺。
這樣,就算華人再多,也不可能團結起來,把幾千個鬼佬趕出去。
按照這個邏輯,如果有一個人,能以絕對碾壓的實力壓服八十萬古惑仔,將港島社團凝成一股合力,那這個人就擁有誰也無法忽視的話語權。
雷天佐要的,就是這個。
大圈豹怕的,也是這個。
當然,這件事難於登天。
如果那八十萬人這麼聽話,也不會跑去混社團了。
但彆人做不到的事,雷天佐今晚做到了。
他用實例告訴八十萬古惑仔一個道理:
不聽話,就打到你聽話;如果挨了打還不聽話,那就下去賣鹹鴨蛋吧。
出身就在黑道的雷天佐,對這件事再熟悉不過......
今晚的收獲,無疑是巨大的。
強橫實力展現在世人麵前,東星社這隻雞也被殺得差不多了。
雷耀揚、沙蜢死在九龍城寨,烏鴉和笑麵虎被燒成了炭,東星五虎隻剩下一個司徒浩南,根本成不了氣候。
但雷天佐依舊拋出一個億,讓全港社團像狗一樣跑前跑後替自己圍捕東星社。
本質上,這是一種服從性測試。
當雷天佐的目光不局限於某一個社團,那麼所有的社團,都是他的狗!
馭下之道,講究恩威並施。
訓狗,不止需要大棒,還要狗糧。
這次拋出的一個億,就是香噴噴的肉骨頭。
一個月後,他要讓八十萬條狗明白一個道理:
跟著佐少混,真的有肉吃。
因此,這筆錢不能是空頭支票,必須真金白銀地給出去。
但不是現在。
雖然佐少的賬戶裡,躺著兩個億。
但那筆錢是抄底九龍倉的原始資本,收益巨大,現在就分出一個億當狗糧,實在是暴殄天物。
因此,雷天佐在宣布“一個億借兵斬東星”時,特意留出一個月的時間窗口。
明麵上的理由是給東星社機會,讓他們自己去找太保自首。
實際原因,是佐少要利用這個時間差,實現資本運營的最大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按照時間推算,一個月以內,鮑船王會親自下場收購九龍倉股票,與怡和洋行爭奪九龍倉的控製權。
屆時,九龍倉股價會飆漲至一百多塊。
也就是說,雷天佐這兩億資金,最少能翻五倍!
隻要這筆交易塵埃落定,彆說一個億狗糧了,深水港那邊的啟動資金也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