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埠可以和‘繡衣使者建在百人隊上’兩個策略,同時進行。”
“畢竟這玩意兒,估計有不少邊軍大將心動,咱們正好作為條件。”
朝廷和地方都代表了官府,但同樣會存在著y地之爭。
很多時候,雙方的利益要進行交換,才能夠取得最佳效果。
沈無名策論中就提到了這一點,當然,言辭還是比較委婉。
主要的意思卻非常明顯,那就是以開埠作為條件,換取邊軍大將同意。
所謂開埠,就是解開邊境封鎖,建立埠口,允許和他國以及異族做生意。
開埠之後,邊境貿易繁榮起來,朝廷肯定會收取不少的稅。
但到底如何分,還有一個監察力度如何,都是可以拿捏的。
稍微放鬆些許,邊軍大將就可以拿到不少的好處。
倒不是說這些將領隻知道貪汙。
但即便是一片公心之人,也肯定想經費寬裕些。
此言一出,左相大人也點了點頭,“沈無名看似年輕,實則心思靈巧。”
“和很多空懷大誌的年輕人不同,他看問題更加的細。”
“隻可惜不在京城,不然把他叫過來,倒是可以和我們一起討論。”
女帝驚訝地看了左相大人一眼。
要知道,這可是大漢最高規模的會議。
參會之人,除了一個代表專業人士的兵部尚書以外,其餘人都是宰相和皇帝。
決策層的。
左相大人此時提及沈無名,倒是出乎了她的意料。
“左相大人未免太過高看他了吧?”
“這家夥,現在還是個考生呢。”
女帝忍不住笑道。
左相大人搖了搖頭,“若非他隻是個考生,我這位置恐怕都得讓給他。”
眾人同時轉頭,驚訝地看著他。
沒想到左相大人對沈無名的評價這麼高。
“好了,回頭再說。”
女帝打斷道:“除了他說到的繡衣使者建在百人隊上,以及開埠。”
“還有這個關稅以及貿易保護之策……”
……
沈無名回到京城的時候,聽到周圍酒樓,都在唱誦自己的“杯汝前來”。
不由得滿是驚訝。
稍微一打聽,才知道自己的卷子又被貼了出來,公開處刑。
“他們有病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